第一百三十章 入南京
南京兵變這一件事情。原因複雜,從表面來看,是周夢臣在江南裁撤衛所軍引起的連鎖反應。讓南京諸營,人心惶惶。或者因為嚴黨某些人在煽風點火。
但是從各部上看,還是因為南京勳貴的問題。
周夢臣也知道,南京諸營一直存在剋扣餉銀的問題。從他這裡發下去的銀兩。到南京京營各部士卒手中,不過十之二三。不過堪堪能維持生存。
正是因為這種基礎,這種積怨。才出現最後一點就著的局面。
對於南京這幫人來說,最好的解決的辦法是什麼?
是回到過去。回到原本的局勢。回到原本繼續喝兵血,繼續歌照唱,舞照跳,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的樣子。
至於南京京營能不能打,對這些勳貴來說,根本沒有任何用。要知道,南京京營本來都是有土地,是南京京衛。因為衛所崩潰,才有營制。如此一來,這些士卒才對餉銀這麼看重。
一路待遇下落。戰鬥力自然也是一路下降。
不過,對於南京勳貴們,這些是毫無意義的。捂蓋子,兵變這種事情,鎮壓了就行,至於其中真相就不需要多查了。
周夢臣可不會慣著他們,問道:“兵變以來,為什麼沒有調集江南各軍入南京?”
周夢臣很清楚他編練出來的新軍駐地,最近的一個營,就在鎮江。鎮江到南京不需要多少時間。
李遂說道:“下官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亂兵如驚弓之鳥,新軍不入南京。尚可控制,但是新軍入了南京城,下官擔心,南京城被戰火。玉石俱焚。到時候如何向朝廷交代。”
周夢臣說道:“你投鼠忌器的心思,我明白。只是亂軍動輒要挾朝廷,這南京城,還是朝廷的南京城嗎?”
李遂說道:“大人,大部分士卒都是被裹挾的,法不責眾。而且下官已經承諾他們的餘者不論。”
周夢臣說道:“你是誰?你有什麼資格代替朝廷想答應他們?”
李遂大怒,抗聲說道:“當時情勢危機,下官不得不為。如果大人覺得下官做錯。請斬我頭。然有下官在,然下官的承諾,就不可廢。”
李遂覺得周夢臣太驕狂。
他難道不知道在南京城中打上一仗,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而且李遂是賭上了個人信用。李遂決計不想讓自己失信於人,他甚至一想到這一點,就耳紅脖子粗。
周夢臣說道:“不錯,你答應他們的是什麼?我想不會是連你說的高山等十幾個人也要放過嗎?”
李遂說道:“自然不行。朝野威嚴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