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固然是衛河出海河道這一段,也就是後世的海河。可以說是整個華北的出水閘門,一旦出了問題,能將整個河北泡在水裡。
特別重要。
另外一方面,也是方鈍看出了海運的利好。咬著牙撥出一筆款子來。
周夢臣順利地到了天津。一路到通州才下了船。
這一次,他看見的就是京東鐵路,也就是北京到通州的鐵路。經過兩年的發展,京東鐵路已經進入正常運作之中。說賺錢,也不好說。
畢竟京東鐵路最大的任務,是為北京城中供應糧食。源源不斷的漕糧之前是透過數千輛馬車,湧入京城之中,每天朝陽門外,都能聽見鈴鐺響。不是別的。就是馬脖子下面的鈴鐺。
幾乎是北京一景了。
而今火車完全將這個取代了。每天天一亮,就能聽見清亮尖銳的汽笛聲,代替馬鈴鐺聲音,成為北京城新的一景。
甚至因為火車運力要遠遠超過了馬車。火車能騰出一些運輸量給別的人貨物,這些私人貨物就要收錢了,甚至不僅僅要收錢,還要找關係才行的。
當然了,對於周夢臣來說,卻是不用的。
周夢臣沒有見到就不說了,既然見到了豈能不願意坐一趟火車。而周夢臣的身份地位,只要他表示出這個意圖,下面人豈能不安排。要知道,鐵路整個系統都是周夢臣徒子徒孫把控的。
而今負責京東鐵路的王主事,就是大同書院出身的官員。
他親自來見周夢臣不說,也給出自己的安排,給周夢臣加一列車廂。
周夢臣雖然還沒有混到享受專列的地步,但卻有了享受專用車廂的資格。
周夢臣問道:“這合適嗎?”
王主事說道:“老師,其實而今很多進出京師的官員都選擇了這個。他們都選擇在車後面加裝一列車廂。這車廂並不是給老師您專門準備的。”
周夢臣聽了,這才微微安心。
他也知道京師很多官員,都是很矯情的,特別喜歡享受特權。或者在他們看來,與販夫走卒在一節車廂之中,簡直是對他們極大的侮辱。
周夢臣說道:“而今客運如何?”
王主事說道:“客運數量其實不多,大部分百姓,寧可走上兩天,也不會坐車的。大部分都是客商與官員家眷。雖然在車廂之中分隔出了雅座,但是很多人還是喜歡加車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