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規模生產,規模越大,成本越低,而今用數千工匠,用現代化的生產方式的工廠,在這個時代簡直就是一個巨無霸,是無敵的存在。
而且,這根本不用銷售。
在工業時代到來之前,世界上更多的不是生產過剩,而是物資短缺。只要軍器監豎立起自己的招牌,只需在門路接待來賣東西的人就行了,而且蓋不還價。反正周夢臣與徽商有這樣那樣的聯絡,透過徽商的渠道,就能分銷到天下絕大多數地方了。
怎麼看,都是最合適軍器監的辦法。
殷正茂心中一動,暗道:“我家一直解木頭,也不是辦法。要不要,拿些東西,回去造馬車啊?”
雖然安慶在長江黃金水道之上,用船更多。但並不是說,南方人就不用馬車了。即便不用馬車了,一般百姓生產用的獨輪車,推車,也是有需要的。
殷正茂眼睛之中瞳孔越瞪越圓,就好像一枚三百六十度旋轉的金幣。
“三師弟,三師兄”忽然外面傳來這一陣喧譁之聲。
周夢臣聽了,心中一愣,隨即站起身來。
此刻楊宏量已經進來,見了周夢臣二話不說跪倒在地,說道:“不孝弟子,拜見師傅。”
周夢臣見狀,立即將楊宏量攙扶起來,說道:“好,好,好。回來就好,平安就好。”
說實話,周夢臣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想過這個弟子。擔心他在外面出什麼事情。
他其實並不知道該怎麼做古代人的師傅。蓋因古代人的師傅這含義太深,幾乎等同於父親。其中有太多牽絆了。如果弟子父母不在,甚至還要操心弟子的婚事。
不過,他雖然不懂怎麼做一個師傅。但是對幾個弟子,還是有真感情的。
後面弟子多了,有些讓弟子們自己教。但是對前幾個弟子每一個都下了心力,聽聞幾個回來的測繪組,都大大小小出了不少事,也都死了不少人。周夢臣一直擔心楊宏量。擔心他會不會出什麼意外。
也不敢去問。唯恐一問就是壞訊息。
更多的時候,只能安慰自己。沒有訊息就是好訊息。
此刻楊宏量真的回來了。周夢臣才將一顆心放在肚子裡,忍不住眼角也有幾分溼潤了。
古代人的生離死別,實在相差太說。一不小心,生離就是死別。這個道理,周夢臣而今才是實實在在有所體悟。
殷正茂見狀,打了個招呼就走了。不打攪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