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戰車生產線
周夢臣站在高臺上,大聲說道:“開工。”
隨即所有人按照事先的安排。開始工作。
他們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別的,是拆房子。
幾乎要將正盔甲廠拆成平地。搭建起非常高大的工棚。工棚之高,在一兩丈,而且支撐工棚的都是非常大的木頭。讓很多工匠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在他們看來,他們之前的工棚雖然矮了一些亂了一些。但是也是非常好的。
真不知道為什麼拆掉。
周夢臣沒有正經在下過工廠。但是也偶爾見過一些資料,甚至逛過一兩次。
周夢臣對整個戰車工廠設計,就是基於後世很多小廠子設計的。雖然說是流水線,但是本質上,其實按照工序的不同,將這些工人安排在不同的工棚之中。有大量的滑輪,天車等起重灌置。
當然了。
而今所謂的天車不過是一組滑輪組而已。但問題是而今的工件,也大都是木頭。
這也是為什麼周夢臣要將工棚加高一樣。
古代與現代技術人員培養方向也是不同,現代很多是某一方面的專才。即便是很相鄰的工業部門,雙方也彼此隔行如隔山。但是而今卻不一樣,這些工匠大多都是通才,應付各種角色的變幻。
雖然周夢臣手下的兩千個工匠。未必都會修建房子。但是在即大師傅的指揮之下,做得也有模有樣的。
讓整個工程順利推進。
當然了,這少不了周夢臣的現場指揮溝通。
一天下來,周夢臣喊得喉嚨都啞了。
面對周夢臣這種身先士卒,恨不得下手臺東西幫忙的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凌雲翼有些不解,也有些佩服。因為即便所謂總督河道,或者什麼大工程的官員,也很少做到這地步。
他們更多是在房間裡面喝著茶水,讓下面官吏,幕僚去做事。他們僅僅是定下方向而已。
凌雲翼本來就有向周夢臣這個小團體靠攏的想法。即便嘉靖二十六年進士之中,並不是就沒有小團體了。
張居正,周夢臣是其中一個。很多進士覺得,張居正在翰林院前途遠大,周夢臣在皇帝身邊頗有聖眷。他們這個小團體大有前途。除此之外,還有李春芳狀元名頭,自然有人最捧,還有楊繼盛,人品學問,也讓很多同年追隨。
此刻凌雲翼下定決心了。
最少他明白,周夢臣這個人,能人所未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