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三十六章 准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六章 准奏 (2 / 3)

嘉靖偶爾發問,都被周夢臣圓滿的解答了。當然了,這也是嘉靖本來就沒有為難周夢臣的想法。不過有一件事情卻要問清楚的。他說道:“周先生,朕記得你當時你只是承諾造戰車而已。而今如此大動干戈,到底是什麼想法?我看你在奏疏之中的承諾,只要原料足夠,產量最少翻一翻。而今京營不堪戰,朝廷財政緊縮,造這麼多武器做什麼?”

的確,武器需要的角度來看。

京營已經廢了。這誰都知道。

附屬於京營的軍工作坊,也沒有什麼價值。

因為各地邊軍的兵器一般都自己來生產。甚至有一些要供應朝廷。供朝廷調配。

在戚家軍崛起之後,浙江都司就給朝廷上貢了好些年鳥銃,因為大家都覺得浙江鳥銃好。

但是在周夢臣看來,這簡直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一支軍隊,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軍工企業。除了錢什麼也不需要朝廷的。而偏偏朝廷的主力京營已經不能打了。

這簡直是內外失衡。

周夢臣說道:“陛下,先師劉公對未能為陛下整頓好京營,而遺憾萬分。臣請問陛下,為什麼一定要整頓京營,蓋因邊軍日重,非朝廷之福。”

嘉靖聽了,嘆息一聲,說道:“劉公之去,朕折肱骨。這樣的話,已經很少有人對朕說了。”

周夢臣心中暗道:“不是很少有人給你說了。而是你不願意聽了。”不過,周夢臣此刻無心拆穿嘉靖的自我感動,說道:“朝廷祖制以京營坐鎮京師,震懾天下,只是正統之後,京營日衰,以至於今日。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臣無心揣測邊將之心,只是邊將軍權日重。朝廷不得不多做考慮。”

“臣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有三。”

“第一,將對邊軍兵器生產大多數安置於京師,形成新的內外製衡格局,畢竟而今大明軍隊無火器不可用。”

“第二,臣這一套生產體系,是生產數量越多,就越降低成本。臣保證,加以時日定然將各種兵器價格壓倒一個非常低的價目,有利於朝廷採購。也為朝廷節省軍費。”

“第三,兵堅甲利之後,或許可以重起爐灶,建立新的京營。”

嘉靖聽了,心中思索片刻,說道:“此事關係重大,尚需好好思量。”

嘉靖聽了之後,先是激動了一陣子,畢竟他對京營不滿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好幾次派大臣總督京營,想做出改變。但是總是事與願違。畢竟很多時候,即便是皇帝未必能做了快意事。

而今的嘉靖想要做事的心氣也散得差不多了。

心中的激動平息下來。細細思量就知道想要辦成需要多麻煩。

要改變而今的朝廷軍械生產格局,這裡有多少人事安排,還有權力紛爭。這些東西都不是皇帝一句話可以定下來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