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准奏
嘉靖對別的奏疏,一般都不會看的很細。但是對周夢臣不一樣。
他細細品讀一番。恍惚覺得他讀得不是周夢臣的文字,反而是一位青年有為大臣的文章。這讓嘉靖有一種不真切的感覺。
人與人交往,第一印象最重要。
嘉靖內心之中其實也很彆扭。
嘉靖一方面未必不知道修仙殆政對朝廷的傷害。但是他卻承受不住死亡的恐懼,與長生的渴望。
嘉靖雖然與這些求長生的道士們相交,但是內心之中未必有多瞧得起他們,不要看嚴嵩百般讓嘉靖襯意,但是嘉靖內心之中有多瞧得起嚴嵩。不過是用他而已。
天下之人,嘉靖最瞧得起誰?
恐怕嘉靖自己都未必明白自己的心。不是別人,就是楊廷和。
楊廷和對嘉靖有再造之恩,沒有楊廷和,嘉靖未必能上位,畢竟當時嘉靖雖然是第一人選,但卻也未必沒有備選,楊廷和也一度將嘉靖壓得喘不過來氣 。
嘉靖雖然最後扳倒了楊廷和。但是其中風險,卻是嘉靖一輩子最危急的時候。
嘉靖如此驕傲的人,他看得起的人從來不是屬下,臣子,而是對手。
楊廷和就稱得上嘉靖的對手。
雖然嘉靖對楊家可謂酷烈之極。楊廷和告老了也不放過,楊廷和的兒子女婿,全部流放。甚至楊廷和死了,都不許楊慎奔喪。多年來,有多次大赦,但是不管什麼時候,楊慎楊家不在赦免之列。
嘉靖對楊家如此不留情面,固然是有他性格之中刻薄的一面。但也有對楊廷和的看重。
或許這種細微的心思,嘉靖自己都沒有發現。
只是他對周夢臣寵信之極,但更多是邵元節,陶仲文的待遇轉到了周夢臣身上,也將周夢臣當成道士之流。此刻卻發現,似乎他看錯了。
嘉靖看了周夢臣的文章,思忖在三,說道:“傳周先生進宮。”
黃錦立即領命去了。
過了一會兒,周夢臣就來了。
嘉靖將這奏疏給了周夢臣說道:“周先生,你有什麼想法說說吧。”
周夢臣說道:“是。”隨即將內容再次講解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