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那一段孟子原文與瞿景淳的破題放在一起嗎,細細揣摩,才能得到其中精妙之處。
孫承恩一時興起,又出了好幾個題目,都是小題。瞿景淳自然是隨口而答。
這其實很多士大夫的遊戲,古代很多燈謎的模式與形式,都是模仿破題而產生的。
周夢臣好容易才寫完了,讓孫承恩看。
孫承恩看了之後,思量半日,說道:“很樸質,比上次進步很大。”
周夢臣聽了,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
樸質是好詞?
周夢臣可是知道孫承恩的看法,他從來是承前後七子之風,對於八股文寫得不像八股文才算好。周夢臣的邏輯沒有問題,清晰自然,還有一點深刻。但問題是在文筆之上,下面八個對偶句。周夢臣努力做到合格不合掌已經足夠他傷腦筋了。
更多的事情,實在不能要求了。
什麼是合掌?
就是前後兩個句子要虛實,深淺,承接,前後,等變化。不能一個意思說兩邊,意思上完全沒有變化。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雖然是十分精妙,但是彼此之間並沒有邏輯上的對應與承接,就算是合掌。
這是大忌。
總之,讓周夢臣十分為難。
能寫出一篇完整的八股文就已經不錯,怎麼能在講究文采,講究氣勢,講究寫八股文,卻不受限於八股文的孫承恩看重。
說樸質,其實是再說,文風太白。比上次進步大。能不比上次進不到嗎?上一次周夢臣鬧出了學而時習之的大笑話。
孫承恩也覺得頭大,心中為難。留下週夢臣給周夢臣好好上了一課,順便搞清楚周夢臣文風行文特徵。
不提,周夢臣在孫承恩這裡得到的特訓有什麼效果,單單說翟公子灰溜溜的出了孫府,在孫府丟了這麼大的人,一時間也不敢回家,就在北京城中亂逛,尋了一個酒家,喝起酒來了。
沒有過多少工夫,翟公子就聽見一聲熟悉的招呼聲,道:“這不是翟兄嗎?好巧。”
翟公子看了一眼,也起身相迎,說道:“原來是嚴世兄啊?果然是好巧。”
卻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嚴嵩的兒子,嚴世蕃。此刻他滿臉堆笑,似乎很驚喜於與翟公子道左相逢,說道:“正好,我今日也想吃酒,酒家,好酒好菜的都上來,全部記在我嚴某人帳上。”
翟公子客氣了幾句,也就不退讓了。畢竟翟閣老對他這個不肖子弟,管的很嚴,他手中也沒有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