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狗吠是用來形容齊國之盛的。
所以,破題要從這上面來。
破題有很多破法,順逆虛實等等
周夢臣沉吟片刻,說道:“聖人採風之意,及於鳥獸。”
破題有很多講究。
破題就是對題目的概括與引申。概括,要概括全面,引申要有引出下筆的餘地。
下面一句,就該是承題了。
周夢臣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聖人,也就是孟子體察民情之深,是可以從鳥獸,也就是雞鳴狗吠之中看出來的。
周夢臣下面發揮也有了餘地,那就是聖人是怎麼看出來的云云。這就是承題,然後有八個對偶的句子,反覆論證,層層遞進,然後最後做一個結語,點回原題就完成了。
孫承恩說道:“有點偏。不過,還好吧。”
孫承恩問翟公子道:“翟賢侄,想出來了沒有?”
翟公子被孫承恩一催,也不好拖延了,期期艾艾的說道:“夜來有警,是以獸驚。”
孫承恩聽了,說道:“賢侄請回吧。當熟讀孟子,再做應試的打算吧。”
翟公子跑腿了。
如果用這八個字來解釋狗吠,也未必不對,但是他是並沒有想起狗吠這兩個字的上下文,也就是背書的死功夫並沒有下到位。
孫承恩隨即看著周夢臣,說道:“既然破題了,就將文章寫完吧。”
周夢臣答應一聲,隨即領了筆墨紙硯在一邊苦苦冥思了。
對於周夢臣來說,循著八股思路做題從不難。難得是下面八比寫得出彩。這需要他反覆思量了。
孫承恩看著周夢臣一時半會兒寫不完,就順口問瞿景淳道:“師道,讓你來破題,當如何破?”
瞿景淳呼吸之間,就已經脫口而出了。道:“物有以類應之,可以觀齊俗也。”
孫承恩細細品了品了,說道:“好句,當以之下酒。”
同樣是剛剛那一段話,周夢臣的破題,大大不如瞿景淳的破法了。瞿景淳這一句話破得比周夢臣好在兩處,第一是大,周夢臣破法,格局未免小了一些,寫文不好展開。也就是寫議論文的時候,中心思想不好拔高。第二全,孟子這一段話,是說齊國,但是周夢臣並沒有將齊國代入,而瞿景淳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