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遍佈天下的驛站。當然了,按理說不許民用的。但是如果一個城市裡面號稱名醫的人,沒有一點官方的渠道,誰相信?驛站的管理從來不是太嚴苛的,想辦法向某個官員討個人情,就能鑽漏洞了。
整體上來說,這個專案,談不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也並沒有那麼多難度。之前周夢臣沒有做,一來是他事情多,還沒有想到這一件事情。另外就是缺少一個條件。
這個條件就是找一個在醫學之道泰山北斗的人物。
畢竟,學術期刊,學術這兩個字是很重要的。就是現代新開的學術期刊,也要想辦法搞幾個大科學家去暖暖場。不要說這開天闢地頭一回了,自然要找到一個重量級人物。
薛老先生聽了,皺緊了眉頭,心中不住的思考。
其實他也有與江南一些朋友,討論醫學的問題。薛老先生本身就在一個頂尖的醫學圈子裡面。但是這種討論,是範圍太小了。細細想來,不如周夢臣的辦法好。
薛老先生說道:“這是一個好法子。只是這和你的醫院有什麼關係?”
周夢臣說道:“當然有關係了。這個期刊,要接受全天下的來信,自然要一批人來審稿,否則總不能什麼樣的文章都上登上去吧。即便是什麼樣的文章都能登上去,那版面也不夠啊?”
“但是要找多少人審稿?總要是行內人吧?”
“先生又從什麼地方找那麼多人?”
“唯有找一群人來辦理這一件事情。”
“太醫院倒是不錯的地方,但是世伯您也知道太醫院是一個什麼地方?不管什麼樣的文章,進去之後,就變成了官樣文章?所以我辦起了這個醫院,就是為了這一件事情,為了大明醫道的未來。”
“不過,做這一件事情,需要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坐鎮才行。不知道世伯有沒有什麼人可以推薦?”
激將法都用上了。
李時珍斜眼看著周夢臣,整個醫院的建立,李時珍可以說是從頭到尾參與進去了,從來沒有聽說過,周夢臣提高這個期刊的事情。這一件事情,明明有幾分臨時起意的想法,卻被解釋成為蓄意為之。
這讓李時珍對周夢臣巧舌如簧,有了新的理解。
周夢臣這一番話,其實有很多強詞奪理之處。每一個現代人都明白,周夢臣硬生生期刊編輯組與醫院劃上了等號。
不過,這個時代,這東西都是新生事物,誰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周夢臣作為倡導者,自然是他說什麼是什麼了。而且整體上來說,周夢臣說的,也是煞有介事,一副很有道理的樣子。
只是這一番話,並沒有完全說服薛老先生。
此刻的薛老先生依舊微微捏著鬍鬚,似乎還在思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