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在周夢臣看來,這就是楊守敬想要捧殺自己的說法。
周夢臣只想偷偷的將自己的思想傳播開來,卻不知道很多東西,從來是遮掩不住的,特別是思想上的光輝。
事已如此,周夢臣覺得自己面對的局面,完全脫離了自己的控制。他準備的一大堆關於日心說的科普恐怕不是重點了。
周夢臣說道:“臣不之地有何本事能得到楊大人,如此誇獎。臣自信在天文之上,有所建樹而已。如果陛下想聽天文之道,臣願意為陛下講之,其餘的卻不敢多言了。”
嘉靖目光掃了一眼邵元節,說道:“好,那就說說你的日心說?朕很感興趣。”
周夢臣說道:“是。”
隨即一五一十說了起來。
關於日心說的現象與證明,乃至於計算,以及基於日心說原理對日食月食的測算,等等,周夢臣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這些東西,是他準備了很久的東西,故而說起來滔滔不絕,一洩千里。
嘉靖聽了也入神了。
說實話,周夢臣雖然想辦法將日心說的內容,更更好的呈現給這個時代的人。但是對於很多沒有基礎的人來說,要完全瞭解並理解這個學說,還是有些艱深的,畢竟日心說,對於這個時代人來說,是反常識的。
他們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為什麼腳下不動的大地卻是動的,天上每天都在動的太陽卻是不動的。
但是對於嘉靖來說,理解這些根本不成問題。
甚至在很多事情之上,還能夠舉一反三。這也證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朝野上下對這位皇帝“聰明”的評價,絕無虛言。
實際上,邵元節也不是浪得虛名。他對日心說的內容早就又所瞭解,此刻又聽周夢臣一番宣講,也找不出什麼破綻來。他畢竟是比較外行的。在天文上一些理解,還不如楊守敬。
不過,邵元節在天文上有些外行,但是在道經上卻不是外行。既然在天文歷算上無懈可擊,那麼就從其他方面來說攻擊。
邵元節說道:“陛下,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故天動而地靜,此古聖賢之言也。周先生之言,不知道置盤古於何地?”
周夢臣對此也是有所準備的,說道:“盤古開天之說,流傳日久,但誰能見之,以之為信史,簡直是貽笑大方。”
“至於,天動地靜之說,別人說出來,還情有可原?但是邵天師如此說,卻大不應該了。”
邵元節皺眉問道:“何意?”
周夢臣說道:“邵天師豈能不懂陰陽之道,凡天下之事,具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日月星辰也是如此,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邵天師不明此理,這是道經沒有讀明白。”
楊守敬一邊聽著,忽然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似乎之前幾句話氣死吳恆的周夢臣又回來了。他看向邵天師的目光,不由的帶出一絲憐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