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團亂麻
宋襄頤帶著姜茯桐找到了那些年的卷宗,然後陪著她看。
說來姜茯桐想起來看卷宗也算是心中的第六感。
她正在追蹤的案子還不是個好時機和宋襄頤說,並非是不信任,反而是信任的,她信任宋襄頤的原因是她看中宋襄頤本人,而且宋襄頤年紀輕輕就坐到了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也可以見證她兄長姜鶴柳對他的看中,她相信自己和兄長的眼光。
其次,宋氏本朝以來,吸取前朝的教訓,世家隱匿,從不站位,一直做的是老老實實的保皇黨,宋襄頤作為宋家人,也是理智清醒的。
現在只能說,一切未可知,等到後面差不多了,憑藉著宋襄頤的智慧,也是看得出來的。
“二十多年前,西泠王在端儀城時,那段時期尤為特殊。”宋襄頤一頓,姜茯桐也明白,奪位的最後白熱化階段。
“城中失蹤的人,不明不白死去的人不知其數。”宋襄頤找出來的卷宗算多,也足以側面見證那時候的下面埋藏的勾心鬥角。
姜茯桐手指拂過卷宗,面色冷淡:“當年若是太子沒有被廢死亡,一切都會不一樣。”
更不會論到她父皇登上皇位,畢竟太子更名正言順一些。
宋襄頤對於這種大逆不道的話裝作未曾聽見,問:“殿下篩選的標準是什麼?”
“當年失蹤,已經死去但不確定屍首是否本人。”姜茯桐道。
現在多想沒有任何意義,姜茯桐翻看卷宗,兩人沉寂下來。
又不知道過了多久,姜茯桐左右兩邊分類放著卷宗,正當她開啟下一份卷宗時,不禁一愣。
看著卷宗上所記載的樣貌描述,姜茯桐看得格外認真。
濃眉,圓臉,三角眼,有附耳。
長有附耳之人格外少見,但是一旦見過這種人,怎麼也會印象深刻,姜茯桐又看了一眼人名,她不認識。
雖然如此,但是姜茯桐還是記在心中。
“殿下。”不知何時,宋襄頤就靠近了姜茯桐,手上遞過來一個卷宗。
姜茯桐拿過來仔仔細細地看,沒看出什麼特別來。
宋襄頤伸出手來,在卷宗上點了一個人名。
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