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貧僧能辦到,定然不會推辭。”
烏雞國王聞言,大步走到桌前躬身一禮,興奮的朗聲說道:“不敢欺瞞師父。
我家住在正西,離這寶林寺只有四十里遠近。
那裡有一座城池名叫烏雞國,便是我興基立業之處。”
唐僧聞言,點點頭應承道:“陛下如今這等驚慌,又是因為何事?”
烏雞國王嘆了口氣,悲聲說道:“師父不知,烏雞國五年前遭逢大難。
天年乾旱、草子不生,百姓民不聊生,險些易子而食……”
再度聽聞此等慘狀,唐僧不待烏雞國王說完,便搶先告誡道:“陛下,古人云:國正天心順。
想必是你不恤萬民,方才遭此滔天大禍。
可你今日為何逃離皇宮,來這寶林寺中躲避。
你此時當去開倉放糧、賑濟百姓、痛改前非才是。”
烏雞國王微微撇了撇嘴,滿臉苦澀的說道:“師父啊,我烏雞國中府庫空虛、錢糧盡絕,又哪來的糧食施與百姓。
朝中文武大臣之俸祿,也已然停了數年。
便是寡人平日裡用膳,亦未有半點葷腥。
即便如此,寡人亦齋戒沐浴焚香禱告,三牲貢品不曾短缺。
可誰知三年下來,依舊未有半滴雨水落下,只落得個河枯井涸。”
“南無阿彌陀佛!”
唐僧聞言宣了聲佛號,一臉慈悲的說道:“可憐,可憐,這般天災著實苦了百姓。
可是為何貧僧今日到此,不見絲毫乾旱跡象?
莫非陛下誠心感動上天,已然降下甘霖?”
烏雞國王自嘲的笑了笑,深吸口氣緩了緩,方才苦澀的說道:“唉!
若真如師父所言,也無今日之事。
師父有所不知,正在國中危機之時,忽然來了從鍾南山來了一個有道全真。
他初見寡人之時,便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
寡人見此,即刻召集文武官員焚香禱告,請他登壇作法。
果然不過片刻功夫,便下起滂沱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