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僅僅一年半,2000萬桶原油一賣,至少能收回7千萬美金。
這買賣怎麼看都是納賽爾吃大虧了。
十幾個股東恨不得回到一年多年,搶下卡納爾油田的4口油井。
安德烈洛克非勒也羨慕嫉妒的同時,默默一算,皺眉的說道,“就算以現在的3.6美金一桶算,兩千萬桶現在也才7千2百萬美金。
而且,別忘了,一旦你的猜測成立,美浮的股價至少會漲一倍,甚至兩倍、三倍。”
“你當投資者和股民是白痴嗎?”
李長亨鄙視的看了安德烈洛克非勒一眼,眾人稍微一想就笑了起來。
不用李長亨親自解釋,泰勒就主動說道,“油價大漲,油田確實也會大漲,可股民和投資者並不傻。
首先市場裡的油企數量太多了,幾十年前從洛克菲勒分拆出去的7家大型油企先不說。
光得克薩斯州和墨西哥灣的大型、中型油企就不下10家。
再算上歐洲,楓葉國、墨西哥、南美國家的油企沒50家,也一定有40家。
如此多的選擇,我要是投資者,第一看中的是油企的增產能力。
第二則是手裡油田的數量,還有每天能產多少原油。
而想增產和購買、兼併更多油田,就必須花費大量資金。”
安德烈無奈的坐回沙發上,說來說去,又回到誰手裡的現金更多的問題。
而且更關鍵的是,李長亨對原油價格看漲的判斷要是傳出去,美浮就失去低價兼併中小油田的先機。
泰勒見安德烈不說話了,臉上一喜,心裡卻很是意外的想著,看來小洛克非勒不是什麼合格的繼承人。
不過,這對花旗是好事。
想了想繼續說道,“股民或許會盲目跟風投資,但投資機構和大資本可不僅僅看油企的發展前景。
想擴大產能、兼併油田不是一兩個月,半年就能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