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鬼”,李長亨鬱悶的嘆息一聲,但心裡卻明白,繼續升級747,確實是個合理、甚至英明的決定。
要不然,未來也不可能僅靠多種型號,長程、中程兼用的747,擠垮競爭對手麥道。
好像除了90年代被玻音收購的麥道公司,獲得f15和f18戰機外。
玻音確實很少參與戰鬥機、武裝直升機的研發。
而接下來的以澀列對戰機的需求,肯定遠遠大於對轟炸機的需求。
這就是說,一份看得見、摸得著的大合同,居然和玻音無緣了。
基本上就是李長亨狗腿子的泰勒,小心的問道,“亨利,把我們叫來,是不是有什麼訊息?”
李長亨白了泰勒等人一眼,“就算有大合同在,你們沒本事吃下,還有什麼好說的。”
眾人都是人精,稍微一想就想到以澀列。
然後眼睛一亮的看著李長亨,泰勒作為代表,急切的就想接著問是不是有特殊訊息還沒傳出來。
可話還沒出喉嚨,立馬又側頭看了看其他人。
有些事可以意會,卻不能說出口,否則就是把把柄送到別人手裡。
本著不該問的別問,泰勒思索片刻,才小心的說道,“要不,我們和格魯曼談談f14的合同?”
f14作為專門為空戰而研發出來的戰機,雖然因為早在66年就開始研發。
69年就和米國海軍簽訂了合同,70年第一架原型機升空。
這麼短時間內完成的戰鬥機,不可避免在很多技術和空戰思維上,受到時代和第一款3代機,沒任何可借鑑物件的約束。
在對地、對海等多用途上明顯弱後於f15和f16。
和之後f18大黃蜂相比,除了空戰有優勢外,價效比簡直慘不忍睹。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