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擴大執法時的權力。
可讓人意外的是,獲利最大的,居然是泛美等主飛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和生產各類噴氣式客機的製造商。
原因很簡單,一架747此時因為通脹的原因,價格從李長亨當年買707做私人飛機時的3千萬,漲到了現在的3600萬美金。
即便是707這種飛機,也從當初的300萬,漲到了400萬左右。
而且,價格還不是最重要的。
747等噴氣式飛機降落時,對場地要求,可不是一般的機場可以做到的。
也就是說,螺旋槳客機減少,玻音和泛美等巨頭的市場會擴大。
至於麵粉商會不會繼續用小型噴氣式飛機,等邊境空中巡邏,還有雷達等裝置變多後。
任何飛機被發現的機率會變大。
一架幾十萬到一兩百萬的成本,對面粉商來說小意思。
但運力僅僅幾百公斤,一趟賺大幾百萬,看起來確實能做。
可這價格算的是抵達米國之後的零售價,哥倫比亞的進貨價格可沒那麼高。
而且按照巴勃羅率先提出的,只要貨沒交給合作者,被抓了損失全部歸他的規矩來算。
小飛機就顯得划不來。
李長亨很快就接到玻音的邀請,而且不出意外,玻音的目的是遊說米國政府,出臺限制螺旋槳客機的航線。
甚至玻音等製造商和泛美等航空巨頭,還打著不準再製造中型螺旋槳客機的心思。
李長亨沒理由拒絕玻音這請求,再說玻音的勢力在軍方和政壇可不小。
泛美更是號稱能影響米國航空業,所有工會勢力的存在。
等幾十個政客提出新議案後,玻音、泛美等巨頭的股價,毫無疑問開始漲了一波。
然後在噴氣式客機的研發上,走了歪路的麥道公司的日子,就開始難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