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能和市面上的同類產品拼技術。
這就有些超過人們對他的期望值,而顯得太妖孽了。
無數例子告訴他,人們會恐懼那些比自己厲害太多、太多的人。
然後妖魔化的傳言就會出現。
計算器就簡單很多了。
把外觀設計先註冊專利,剩下的就是聘請大學的教授,或者計算機系的博士、研究生之類的人,瞭解這年代的相關技術。
不用自己去深入研究,只需要知道先有的技術能不能生產出來。
大致的成本會是多少。
當然保密的重要性,不用別人提醒,李長亨從來到這個世界就一直放在首位。
5萬英鎊的贊助費用出去,他就以每個月5千英鎊的租金,獲得倫敦大學一座裝置齊全的實驗室的使用權。
然後比教授月薪高三倍的招募信,由倫敦大學一發到計算機系的教授、副教授們手裡。
當天就有人主動去實驗室找李長亨。
兩天後,計算機系6個教授裡,就有4個教授還有他們的助手和博士生,一起成了他的私人老師。
有人手把手的教如何實用裝置,有人理論和實用技術,一股腦的講出來的往他腦子裡灌。
然後知道自己想要的產品是什麼的李長亨,開始在購買和定製自己需要的東西。
卻沒想到學著、學著,感覺這年代的電腦和相關的知識,更像是造電視機、冰箱一樣的只停留在硬體得研究上。
不用知道所有零部件如何生產,只需要懂得如何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就是一臺電腦。
要是再配上個表格軟體和印表機,那就是這年代的辦公一體化產品。
既然這樣乾脆就多學點。
課程派的很緊,聽的很認真,還不時提問,卻還只問不答,更不做試卷。
搞的教他的助理講師和博士生們,根本不知道他到底學了多少。
直到一個月後,他開始向4個教授,問東問西,教授們才驚歎於他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
感覺憑學到的東西,足夠讓自己知道有人是不是在糊弄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