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的大軍如同滾雪球一樣,在行進中逐漸變大,浩浩蕩蕩地向著德里地區行軍。
王玄斌中校一直在壓住行軍的速度……他有些吃驚於德里蘇丹的反應能力,到目前為止,對方竟然還沒有組織起成規模的阻擊!
他寧願把對方的行為理解成他們一直在憋大招,也不願當對方是大傻瓜,反應極慢!
他派出的馬布裡軍隊的偵察兵可以深入到前方五十公里的範圍進行偵察……但是到目前為止,對方仍然沒有組織起有效的阻擊線。
直到一個婆羅門高種姓的人親自來向他彙報北方地區的情況後,他才暗暗鬆了口氣,呵呵……原來德里蘇丹的貴族們早已經忙亂成一團了。
杜少校率領的海軍陸戰隊以及馬布裡的軍隊原來已經在德里地區的周邊鬧翻了天!
他們在天竺河流域橫衝直撞,如同進到了無人之境。
先前,德里蘇丹剛派出大軍南下不久,一些邊遠的地方便又開始有了騷亂……規模雖然不大,但是騷亂髮生的地點較多。
這其實是常態,德里蘇丹自從建政以後,這樣的事情年年都有,只不過今年發生的地方多了一些……為了臣服南部地區,他們確實多徵收了一些賦稅。
德里蘇丹的貴族們一開始時根本不在乎,對付騷亂的辦法很簡單,直接派出正規軍去鎮壓就是了。
果然,那些農民們的鬧事不成氣候的,很快就平定下來一些重要地區。
但是,再過了不久後,德里蘇丹以及眾多的貴族們就遇上了千百年來未曾遇到過的事情。
第一,他們打死也沒有想到,南部地區的敵人竟然還會反攻,竟然還是從海上進到天竺河,而且直接在河岸上登陸!
第二,他們打死也沒有想到,他們派出的精銳大軍竟然還會被打敗,而且幾乎是全軍覆滅!
關鍵是馬布裡國的軍隊竟然還會從南方向著北方反撲過來!
天竺地區從來沒有發生過從南部地區向北部地區攻擊的事情……德里蘇丹從來都是重點防禦北方。
事實上,吳大鵬會長敢於擴大戰爭的規模不是因為自信,而是因為他早就完全瞭解印度板塊先天的特點。
印度板塊高山環繞,本來是外來民族很難進入的地方。
整個板塊的東邊是若開山脈,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山那邊的緬甸族、傣族都不算侵略性特別強的民族,對印度板塊威脅很小。
至於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長度達到2400公里,平均海拔超過7000米,山以北則是青藏高原,這個方向沒有任何威脅。
西北興都庫什山脈,平均海拔約5000米,作為喜馬拉雅山的延續,也是大陸碰撞後抬高的,同樣是不可逾越的高山。
西部是蘇萊曼山脈,其北部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南部平均海拔在1500米上下。
表面上看,外來民族可以越過蘇萊曼山脈進入印度河流域,但實際上,蘇萊曼山脈東西寬度達到400多公里,南部雖然海拔較低,可是山區中有不少沙漠地帶,幾乎是無人區,所以蘇萊曼山脈南部也是不可通行的。
印度板塊唯一的出入口,就在興都庫什山脈與蘇萊曼山脈的山谷!
那山谷形成了喀布林河谷……喀布林河是印度河的支流,沿著河流東進,自然能抵達印度河流域。
喀布林河谷在開伯爾山最狹窄的地方,包括河流在內只有約600米寬,所以稱為開伯爾山口。
兩側懸崖峭壁,如不借助浮橋等工具,是無法通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