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發行紙幣雖然是歷史的必然……但是現在卻屬於太超前了,他們還在這個時空時還好說,等他們不在了,不管是大宋還是他們的繼承者,尤其是大宋政府的某位官家一旦任性起來,開動起印刷機狂印紙幣,必然會損害聯邦帝國的經濟,弄不好會把經濟的基本盤都砸碎了!
這第二個是,他們手裡已經攢夠了貴重金屬,特別是開發了南北美的銀銅礦之後,已經有了充足的儲備,足夠滿足當下的經濟發展的需要。
而且,人家大宋本身就是銅幣大國……只不過他們是澆鑄式的,還在裡面摻雜了若干的鉛。
張安國國王決定開始增發銅銀金貨幣……聯邦帝國現在的工業水平,可以很輕鬆的完成金屬貨幣的衝壓工作,生產的速度和產量完全可以達到正常的需求。
大宋的遷都是從春天后開始的,直到深秋還沒有完事。
當然,遷都的行為遠比當年他們南逃之時要從容之極而且有計劃有組織。
不過,經過長達八個月之久的搬遷,大宋政府的基本盤已經完成,整個政府的執行一直保持通暢。
四輪馬車、內河機帆船和有線電報……以及越來越廉價的照明煤油,已經從各個方面都幫助了大宋的搬遷工作。
賈平章在汴京的汴河邊建起了自己的新賈府……同別人一樣,略帶有流求式建設特點,喜歡蓋成兩到三層,整體建築的窗戶格外寬大,安裝了賽珞璐玻窗,而且牆體上還用水泥貼了帶圖案的瓷磚……大宋工匠燒瓷的水平足夠高超,還能燒出大幅大幅的圖畫,拼在牆上,整體內外都分外明亮。
新賈府由於建設用地夠大,基本都是蓋成兩層,然後在二樓的樓蓋上還加了飛簷和琉璃瓦。
張安國國王看過新汴京的相片……他當時還有些傷感呢,宋式建築所特有的空靈剩的不多了。
這個真沒有辦法,大宋民間本來就喜歡顯擺,而且流求式建築修建起來就是比原來的修建方法快捷。
所以,大宋毫不在意地就採用了流求形式。
賈平章的遷都目的部分實現了……新汴京夏天要比杭州炎熱,冬天將會比杭州寒冷,而且空氣明顯更加乾燥,一些老傢伙真的因為身體不適而致仕了,這大大削弱了保守派的實力。
賈平章順勢插手,提拔了不少中壯年官員。
但是,因為年紀與身體的原因,他本人也感覺不太適應新汴京的氣候,全靠著柳精片頂著。
保守派中的主力依然還在,而且他還沒有完成自己的全面佈局。
他必須搶在倒下之前完成安排,還要在身體上贏過那些老傢伙。
讓他欣慰的是,謝老太皇太后搬進新皇宮後,身體反而更加好了些。
新皇宮遠比杭州城內的皇宮寬敞明亮,而且還高大威嚴。
據說,謝老太皇太后在新皇宮裡散步時腳步遠比以前輕盈。
是的,大宋真正迴歸了,連平常百姓心裡都提氣呢。
PS:感謝書友POLOYELLO、QANT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