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商量了一下,還是認為不可能在山東全境施行最低工錢政策。
他們從事發後的民眾表現看,當地的大商戶還是完全支援流求政府,並且主動站在了流求衛隊一邊。
在即將與韃靼強盜集團展開大戰的前夕,能發生這樣一件事情,算是付出了最小的代價,得到了最真實的測試結果。
流求政策完全得到了大商大戶的支援……至於小行商之類的階層,由於本錢的問題,他們是不肯承擔任何冒險的代價。
張國安島主和王德發主家都不太同意在山東半島全面清洗全真教徒,但是也沒有阻止他們的行動。
至少現在看來,那些原本的家養小子們正在成熟,完全可以讓他們放手去做,如果他們藉機能打造出一個更加穩定的大後方,也有利於他們無憂無慮地與韃靼強盜作戰。
也正因為《流求時報》的詳細報道,韃靼強盜集團的大頭目忽必烈高興的看到了,流求人在山東地區使當地“民不聊生”,百姓紛紛揭杆而起!
此時正是攻打那些海盜,收復失地的時候了!
當然,先前的什麼約定都是實用之計,哪裡還尊重那些……如果一紙條約便能起了做用,還要鋼刀和戰馬做甚!
還有對全真教使用了精神獎勵之辦法……一口氣封了好幾個“真人”、“大真人”的榮譽稱號!
前文說過,儘管全真教一直臣服於韃靼強盜集團,但勢力日盛的全真教還是引起了大頭目們的猜忌。
早在元憲宗蒙哥汗時期,喇嘛教和全真教為爭奪天下宗教總領地位,就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佛道《化胡經》之辯,即著名的“戊午佛道大辯論”!
這場辯論賽中,雙方各出17人,全真教首席代表是李志常,而喇嘛教首席代表是大名鼎鼎的薩迦五祖八思巴。
喇嘛教在元廷的暗中支援下取勝,奪得了宗教總領的位置,而全真教由此逐漸衰落,風光不再。
由此可見,雖然王重陽以及他的繼任者一直將全真教定位於“宗教服務於韃靼強盜集團”的角色,但大頭目卻掌握著全真教的生殺予奪大權,既可以提拔、賞賜,也可以打擊、限制!
他們一邊讓喇嘛教取代全真教的位置,一邊不停擢升已死的王重陽的精神地位,這樣一手硬一手軟,既利用全真教穩定政權的宗教作用,又不至於形成新的“黃巾之亂”。
對於“從未抗金,一直親近韃靼”的全真教來說,真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悲。
但是他們依靠這一次在山東地區的行動,又重新得到了大頭目忽必烈的賞識,不僅又得到了好幾個真人,大真人的封賞,還有可能重新奪回天下教領之首的地位!
在大頭目忽必烈準備開始進攻的時候,全真教上下更加積極配合起來,他們號召百姓捐錢捐物,宣揚一切的苦難都是流求人在山東地區引發的,只要平定了他們,真正的自在和幸福的生活就會降臨……
這一切都是大頭目忽必烈喜歡看到的……事實上,他更為喜歡的是,他的軍資準備非常順利!
流求島暗中推廣的一些新作物和新技術,推進了大宋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不能不推進了韃靼強盜集團生產力的發展。
這讓他們的進攻準備更加充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