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鄉紳出資辦地方治安隊或團練,大多還自任頭領,對鄉村社會治安進行控制、操縱,特別是在邊遠鄉村,鄉紳的軍事控制權尤其明顯。
由上可見,鄉紳階層是這個時空社會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階層,他們的各種權力和社會地位,相當一部分是皇權默許甚至授予的。
上層統治者的目的是讓鄉紳在皇權不容易支配到的鄉村社會里,控制底層人民,以補充地方行政能力的不足。
同時,鄉紳又從宗族、統治者這些既得利益者處得到支援,這種這種管理方式既可維護上層統治者的利益也維護宗族利益,在兩種勢力的支援下,使他們成為鄉村民眾的代表,構成統治階級在官府之外的又一股勢力。
流求島境內與大宋的情況完全不同,他們基本上是新建社會,很多地方與大宋不盡相似,但是他們發展的一切又都不可能擺脫大宋的影響。
所以,如何建立自己的鄉紳文化制度,這是一個很現實的中期目標。
張國安島主先前對王德發主家說:“我們對流求衛隊隊員的訓練完全可以讓他們有能力組織起二百至五百人,一百多戶人家的農業生產……農業種植技術好辦,但是缺少了農業原動力……”
王德發主家笑著說:“除了畜力外,每個村子增加一兩臺低壓鍋駝蒸汽機問題不大,連普通鋼材都不用著,鑄鐵就可以了!
別看每個村子只多了十幾馬力的原動力,這就白白多了幾十個壯勞力的工作……”
在張國安島主他們的設計中,這樣的比大宋境內略小型化村級單位裡,農民每家每戶的土地他們是私有的,可以獨立開發,而且也可以聯合開發……當然,他們要在一個合格的村長的帶領指揮下才行。
這裡的農村全都是新來的農戶,幾十年間也來不及建立起可能比美大宋鄉紳文化的體制,只能靠著事先未雨綢繆的安排了。
流求衛隊的隊員們是天然的村長人選,他們在軍隊裡受過一定的文化教育,而且由於流求島本身的特色,他們大都有從事農業生產的經驗,少數人還有工業生產的經驗。
軍訓期間的支農、支工經歷豈能是隻有一個幫忙的作用?!
還有他們的組織性和紀律性肯定遠超一般的農民農戶……最重要的是,他們對流求式的規定和要求應該具有先天性的服從能力。
流求島現在還沒有鄉紳階層,那麼用張國安島主的話說,他們就只能建立認同自己社會特點的基層人員。
可以單幹,同時還可以聯合開發,這樣的組織形式最適合搞一些經濟農作物種植。
至少在現在,在流求島上,種植糧食已經成為不算合適的農業生產了,對這一點,一些頭腦比較靈活的農民看得很清楚。
他們不用引導,也不用做思想工作,因為他們都是來自於商業思想非常深厚的大宋地界……那些農民還遠沒有被鎖死在土地上,韃靼強盜集團也根本還沒有機會限定他們的自由,所以,他們接受新物件,新方法的能力依然很強大。
張國安島主和他的朋友相信,他們完全可以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社會組織形式……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