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者搖頭晃腦說:“送字太過粗鄙,顯不出我等學識;贈、貽、遺那是為友人之間所用,那些人如何配得?賻,那是給辦喪事之用,我等若是使用,就算那夥子人不懂,不免有些陰毒”
說完他吧嗒了一下嘴,有些遺憾呢。
他接著說:“賄、賂兩字太過於淺顯,想必人人皆知不若用‘賕’字,方能顯出我等飽讀聖賢之書,而且暗諷他們貪圖錢財,或許時日許久之後,他們會明白此字之意,當會自慚形色,方知我等的大度!”
賕,最典型的用法是用在《資治通鑑》中的一段對話中。
唐太宗一日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
侍臣曰:“有之。”
上曰:“人皆知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於彼胡之可笑邪!”
翻譯成現代話也很簡單。
唐太宗對臣子說,我聽說西域有商賈買到了很好的珠寶後,為了帶回去,就割開身體藏納夾帶,有這回事嗎?
臣子回答,有這回事。
唐太宗說,人人都知道他是愛明珠勝過愛惜自己了;官吏貪贓而枉法,帝王貪圖享受亡國,和那個胡人商賈不是一樣可笑!
那個老者長嘆一聲說:“若是那些人能在大義面前幡然悔悟,拒受這不義之財,然後愧然而退這將是一段千古流求的佳話啊!”
其他老者都喟然長嘆,如此我孔家村將揚名天下,看看哪個還敢質疑我是真孔還是假孔!
只有老村長此時沒有發言,因為多年來,他一直忙於俗務遠比那族中的老者更務實,心知那些人哪裡會因為一個字而折服?!
至少要有一個聞名天下的絕世大儒當面戟指而責,才會讓那些人敗退!!
但是,他們哪裡可能請到那樣的絕世大儒?
就算是請來了,弄不好花費會比送給那些人的更多吧??
也正因為那個老村長務實,賕請這樣的俗務也只能他去辦了
距離孔家村不遠不近的那個山窩子裡的人是流求衛隊的特工隊員。
他們到這裡的目的是在大名路里設定一個營地……他們可以不參與敵後襲擊之類的任務了,做他們特工應該做的本職工作,以蒐集情報、策反對方或是參與暗殺之類的任務,但是,他們則需要一個真正好用的營地,以便在整個大名路活動。
他們經過多方選擇,確定了這個山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