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強盜是碰見了強硬就害怕,遇見膽小的就欺負,匆匆忙忙遷都洛陽,是向敵人示弱,難以顯示朝廷的威力。
應該建都大名,表現出大宋官家要親征的決心,這樣才能粉碎契丹強盜南侵的圖謀。
大名府是當時黃河北面一座重要的軍事重鎮,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
就是說,那裡掌控著黃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著大宋都城的北大門。
堅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敵人南渡黃河的通道。
當時的宋仁宗採納了呂夷簡的正確主張,於當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為都城,定名“北京“。
契丹聽說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裡膽怯,就打消了這次南侵的念頭。
當時新建的陪都北京,史稱北京大名府,既有“外城“,又有“宮城“。
外城周長雖然沒有唐朝時的80裡,但也有48裡之多。
宮城,周有3裡,建設得相當雄偉壯麗。
《水滸傳》中稱她“城高地險,塹闊濠深“;“鼓樓雄壯“,“人物繁華“;“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應當說一點也不誇張。
後來女真強盜搶走後沿襲原名,韃靼強盜又來搶走後,改名為大名行省。
現在,這裡屯積了近二十萬的人馬,主要是原先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的戰俘組成……他們可以屠盡其它民族的壯年男女,但是對本民族的還是要網開一面,特別是還需要他們能東進來幫助自己。
大宋的財富本來就名揚天下,到了現在,早都傳說是黃金遍地了。
如果真的能去大宋搶劫是多麼美好的願望!
大頭目忽必烈心裡非常清楚,只要鼓動起他們的劫擄之心,剩下的什麼問題都不用多說……至於軍紀,就不能再多要求什麼了。
館陶城外的孔家村距離館陶城一百多里地,那裡的村民憑藉著從宋境內偷偷買來的花生種子,種植花生,然後榨油,幾年來掙了些許錢鈔,過上了遠比過去還好的小日子。
北方地區遠本長期缺油,無論是何種油料,都甚是好賣。
這裡本來就是丘陵地區,過去種些旱田,只能餬口,還要老天爺照顧……這幾年在糧食上,仗著有了玉米、土豆和地瓜這些陸續從大宋境內偷流出的糧種,全村人都能吃上飯了……用老村長的話說,如果再安生個幾年,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了。
有來收油料的小商販說,外面要打大仗了……村民們笑著說,關我等何事?!這裡與外面的官道遠離百里,若是來這裡做亂,怕不夠那些路腳費用……
小商販只能點頭認可,這裡運送出去油料,如果不是仗著有幾頭健驢走山間小路,還真不知道要費多少力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