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貿中訓練出的航海人才比海貿的經濟收穫更重要!”
這是他親身經歷中的有感而發雖然流求島上加上流動人口,都不足六十萬人,但是,如果能培養出十萬水手,那麼不敢說整個地球上的海洋都是我們的海,也敢說大半個都是了!
航海,帶來的可不僅僅是商業利潤,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內涵那可太深厚了。
在航海中會不會產生真正的團結配合的合作精神?
會不會真正產生尊重船長的服從精神?
會不會真正產生探索和研究自然的求真精神?
會不會有走出陸地的束縛,嚮往新生活的冒險精神?
王德發主家在這一次勿里洞島之行中感慨極了,他觀察到,他從渤泥國僱傭來的水手們對流求水手有著由衷的敬佩,特別是他購買的那些奴隸們,簡直是在用崇拜的目光看著流求水手們的行動!
當然,流求水手的裝扮是整齊劃一的,在這個時空裡還沒有過這樣的呢。
他們的水手服貌似一樣,但是在胸前卻縫著不同顏色的布條這使他們的職責分得很清楚。
在要啟航時,他們分工去參加裝貨作業,升帆,解纜,起錨,操舵,場面井然有序。
在航行時,他們輪流值班,操帆掌舵,參加甲板裝置保養,船體保養。
臨時靠岸時,他們吊下小型泊船,去海島和陸地上的淡水河處加水補給,還能找到可食水果,甚至抓到大海龜。
他們用的訊號旗、訊號火箭、望遠鏡,滑輪組和廚房裡的小型蒸汽鍋爐,還有他們的拖網都讓別人看著新奇。
這一路上,王德發主家還著重觀察他僱傭的渤泥國水手與流求水手的配合。
結果還可以,他們的語言交流雖然不算十分順暢,但是有時候透過形體動作也能溝通。
畢竟渤泥國水手比別人都熟悉周邊海域。
勿里洞島在文來河河口地區的南部,兩三百海里的樣子,他們的首航沒有用上半個月就到了。
這一路上還把航線的水文情況簡單調查了一下,實際上和王德發主家手裡的資料相差不算太大。
三條安江級海船的船長私下裡都奇怪,王德發主家根本沒有去過那個所謂的勿里洞島,但是好像對航線卻十分熟悉。
他們也不知道那個島上有沒有野人,但是竟然知道那上面的地形,甚至連更適合停靠的大概位置都指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