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商人,本來在這個時空的名聲就很好,流求商站的做法,更讓他們受到當地政府和人們的歡迎。
商站有組織,有期限而且固定的需求,讓渤泥國充分發展起來了。
以椰子幹為例,常年收購,讓這裡幾百戶人家都專心去加工,而且從沒有愁賣過,富裕起來是很容易的。
在渤泥國國王麻不裡頌差看來,他的國民們遠遠要比以前更加“勤勞”了,更加富裕了,不少的人都穿上了襪子和鞋子。
而他自己王宮的收入也變多了,錢庫裡堆滿了銅錢和擺成一疊一疊的流求幣與大宋錢鈔。
他對自己的兒子,渤泥國王子安達說:“我們的錢財從東方來,從西方來,但是最終都要從大海上來……你想想,我們最缺少什麼?”
渤泥國王子安達說:“我們已經不缺少武器,也不缺少士兵;百姓也不缺少糧食,也不缺少衣物……也許我們缺少人口?”
渤泥國有了更高的收入後,他們第一步就購買了流求島出產的武器,特別是他們的刀、槍、弓箭,還有他們的皮甲……在這個地方,沒有人能穿著板甲和索子甲,真會熱死人的。
他們反而對火繩槍不算感舉趣,原因很簡單,火藥容易受潮,遠沒有弓箭可靠。
雖然只有幾百人的武裝力量,但是他們都瞭解周邊勢力……他們不是北方隔海相望的蒲甘國的對手,但是自保已經綽綽有餘,至少不用害怕西方隔海相望的查耶卡旺國了。
渤泥國國王麻不裡頌差聽完他的話後笑了,說:“我原先也這樣認為的……後來流求張國安島主的真誠相邀讓我改變了很多,我的兒子,你想想看,流求島什麼最多?”
“是海鹽嗎?”
“我的兒子,是船,巨大的船!你多帶一些工匠去吧,我打聽過,請不起他們的工匠,不如派人去和他們學造船吧。
你好好想一想,蒲甘國國王阿隆悉都的做法吧……”
渤泥國王子安達豁然開朗。
蒲甘國國王阿隆悉都在位時,他四處招募工匠,打造海船和海港,很快就使勃生成為通往海外各國的重要海港,國家很快就富裕和強大起來。
當然,同時他也制訂了法典,發展工農業生產,統一全國度量衡,這些都直接促進商業和航海事業的發展……如果不是他,蒲甘國哪裡可以強大至此呢?!
是啊,流求島的那些如小山一樣的海船,如果可以自己打造和操縱,那麼渤泥國或許可以和蒲甘國同樣強大吧?!
渤泥國王子安達低首對父王說:“孩兒知道該做什麼了……還要學習他們其他的技能,請不來工匠,我們就自己訓練工匠!”
“對!”渤泥國國王麻不裡頌差高興地說,“你走後,我還要招人再修港口,流求的商人們說過,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海船來的……每一艘都會給我們帶來財富,都不用我們自己去找。
但是,這只是我能做到的,而你,我未來的渤泥國國王,你還要做好出去尋找財富的準備,就像那些流求商人和大宋商人一樣。”
後來,渤泥國王子安達帶著二百五十多人的團隊,搭乘了流求商人的海船,應張島主的熱情邀請,去流求島“遊學”了。
自此,大宋和流求商人和當地人的關係更加親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