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至大宋起科舉不再考詩、賦而專考經義。
大宋到了南宋明期,明確規定進士考試共分五甲。
比如現在的文天祥那一榜,一共錄取了六百零一人,其中一甲二十一人,二甲四十人,其餘為三甲、四甲、五甲。
從宋理宗時期開始,理學成為統治思想,新學、蜀學在科舉中遂完全被排斥。
吳大鵬其實最恨所謂的理學了,他對這些崇尚理學的知識分子也不稀得搭理,但是他沒有想到古人還有這樣賴皮賴臉的,還是一個進士出身。
正七品絕不是戲劇裡一個芝麻官的概念。
那傢伙,要是外派出去,管一個縣的地盤。
便是現在,他啥也不是。
吳大鵬想打打他的臉。
吳大鵬皮笑肉不笑地說:“如果你能回答我的問題,我就給你引見製造這輛四輪/大驢車的工匠。”
“請言之。”
“存天理,滅人慾。此言何解?”
吳大鵬心裡話,我有一百條辦法來側面攻擊這一條理論,而且還不與你發生正面衝突。
你們現在都信奉這一句話吧……
那個小子來了精神,說:“某師從陸象山先生的關門弟子,雲齋先生,自認為那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實在,即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然心中有理,為何常人卻不識得?私慾甚多,便被此遮蔽。所以‘‘存天理,滅人慾’方可為義理可存可得!’”
吳大鵬晃乎了一下,媽蛋的,你們說的是人慾,但又偷換成私慾了!
吳大鵬說:“以飲食為例,孰為天理,孰為人慾?”
製造御前軍器法可提轄神采飛揚起來了,還站起來了!
他大聲說:“朱子曾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奢侈,則是人慾也。’”
吳大鵬也大聲說:“以太平車和四輪/大驢車為例,孰為天理,孰為人慾?”
製造御前軍器法可提轄想都沒有想,直接說:“太平車和四輪/大驢車皆為天理,若是鑲金嵌玉以求奢華者,則為人慾!”
哎呀,吳大鵬感覺這小子不太好對付啊……
最後他找到了一個突破口,故意生氣地說:“你們為何不把‘人慾’解釋清楚了!你們知不知道會弄亂很多思想的!”
“理要自己用心悟……”
“好吧,你現在自己悟這個四輪/大輪車的結構吧,我不想引見那個大工匠了……我就不信你能悟出彈簧鋼的成分……”
“……”
製造御前軍器法可提轄一時大窘,無言以對。
大家都在微笑著看這個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