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實廠長對船用繩索的製造非常熟悉,因為這個時空的船廠基本上是講究個小而全的,所有與船有關的東西大多都要自己來加工。
他對張國安說:“張船首,椰麻繩索在海船上用處甚大,定要多多加工……只是不明白與那劍麻比起來如何?”
張老實廠長對那些圍在竹樓外的劍麻一直感興趣……他曾經剝開過一片硬葉,從裡面竟然直接抽出一根完整的麻絲來!
他當時就去找張國安了,尋問此物。
張國安接過後,輕輕一拉,便將這個六十厘米長的劍麻纖維扯斷了。
當時,張老實廠長還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張國安告訴他說,別急,劍麻現在還只是一個孩子,明年這時候你再看。
於是張老實廠長就一直惦記上這個物件了……
張國安笑著說:“放心,我的張廠長,那劍麻成熟後的它的纖維長不說,質地還堅韌,配上三成的棉紗,就是最輕最好的船帆布和輸水管帶,或是單獨製成繩索或是魚網,我保證會比椰麻好,至少不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不要急,還是等明年吧……”
“……”
其實這話也是張國安對自己說的,不要急……還有兩年,韃靼強盜集團才會大舉進攻……
但是現在,人家張老實廠長卻是在想著自己的事情,他拿著張船首的高工錢,這已經是正常造船大工匠的兩倍了!
但是他沒有認為自己比正常的工匠多付出了兩倍的回報,所以只好帶著工匠們好好做,盡全力了。
當那支不大不小的海船商隊準備好了後,他們在1266年第一個月的上旬,就要藉著盛行的東北季風離開八道河河口地區了。
在籌備的期間他們也從大宋那裡用海鹽和精鹽換了一些必要的絲綢製品和較為精美的瓷器。
雅各的那條從阿拉伯人手裡僱傭的海船也是裝滿了貨物。
可惜的是,流求地區現在只能燒製陶器和一般性的生活用瓷器,張國安也想加工出大宋水平的產品,但是他請不到大工匠,這個時空,那些瓷器大工匠可是太牛逼了,請不到。
最後能請到的都是一般的水平,燒製個日用品還是能用,可就大宋的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可那些工匠就這個破水平還藏著掖著的,怕別人學去了他們的技術!
張國安有瓷業生產的很多電子資料,但是都是似是而非,現在沒有時間,只能以後有空了,他再慢慢摸索,早晚會讓流求島的瓷器在大宋的瓷器行裡有名氣。
遠航商隊要出發時,張國安親自去碼頭送他們。
這些人要在海上過除夜了……但是蔡二郎船長說:“張船首,某曾在海路上過了十多個除夜了,這一次實屬正常……”
張國安也嘆了一口氣,也許只有他和安靜知道,他們正在和時間賽跑,所以大家都辛苦一些吧。
好在半大小子王徵和小二一點也不在乎,他們卻對即將到來的新的旅程有些期盼,第一次出遠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