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拯救南宋大兵黃祖(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拯救南宋大兵黃祖(上) (2 / 4)

大宋時代早稻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的四川、荊湖、江東、江西、浙東、福建等地。

在這些地方選擇早稻種植,從其初衷來看,首先是著眼於抗旱,特別是避開秋旱。

這個時候有個諺語嘛,“禾怕秋日旱,人怕老來窮”。

八道河農業守著一條八道河,倒不怕這個,張國安看中的是它的產量和成熟期相比其它的種子能快一些。

他們在穿越時當然為了品種多而不得不降低了數量,所以主要種子還是要依靠這個時空的。

張國安計劃在早稻收穫後,還可以栽上二季稻或其他旱作,如大豆和蠶豆。

在農業地區安排上,他依據地勢分為水田區、旱田區和山坡地區。

這些半大小子就不明白了,為什麼要把所有農作物都要育苗?

就連小麥也育苗?

他們選擇的是這個時空的春小麥麥種。

南方原先很少種麥,漢以後才逐漸向南推廣。

這裡主要是出於農民自己的傳播,有時王朝政府或地方官也曾督促推廣。

南宋初年,北方人大批地遷移到長江中下游和福建、廣東等省。

北方人習慣於吃麥,麥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麥價大漲,刺激了麥的生產。因此,麥的栽培迅速擴大開來。

麥和稻的生長季節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後種麥,夏季收麥以後插秧,同一塊田一年可以兩熟。

精明的大宋農民發現麥的推廣並不妨礙稻的栽培面積,他們開始熱情非常高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南方對於種麥,已有相當的技術水平,單位面積產量也比較高,並不比北方差。

所以在這些半大小子的眼裡,小麥不算啥新鮮東西。

八道河農業區最先種下的是春小麥,由於它的根系發達,所以從秧田裡取出時,要分外小心,不能傷了根和葉子。

半大小們負責取苗、送苗,大宋雜役廂兵們則負責栽培,幹著幹著,他們中有人真心煩了,對張國安主家說:“張主家------土豆、地瓜、玉米,我們沒有見過,可能要育苗,水稻育苗也屬於常事,但是小麥絕對不是要育苗的,我們從未見過!”

張國安笑了,這些滿頭大汗的半大小子們還真不怕吃苦,聽說他們在木材加工廠和竹器加工廠幹活時,幹得比工大宋工匠們還要歡實!

他們是性子燥了,這個可真要磨一磨。

他故做神秘地說:“小麥育苗可不單是為了增產,它還有一個重要的用處,那就是在起苗時能鍛鍊一個槍手的細心和耐力!

我問你們,在捕殺野獸時,沒有細心和耐力的獵人會成功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