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拯救南宋大兵黃祖(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拯救南宋大兵黃祖(上) (1 / 4)

事實上,安靜沒有在課堂上講太深奧的知識。

只是告訴他們一定會這樣,但是沒有說為什麼,把課堂內容簡化。

一般堆肥後的3到5天裡,堆肥裡的有機物開始被微生物分解釋放出熱量,堆內溫度緩慢上升,7到8天后堆內溫度顯著上升,可達60到70℃,特別是在流求島南部地區,溫度還偏高的情況下。

安靜輕鬆地給他們上著課,說:“當堆肥在七八天後,變熱了,你呀,就用一根長的鐵棍插入堆中,停放5分鐘後,拔出用手試之。

手感覺發溫就約有30℃,感覺發熱約50℃,感覺發燙就約60℃以上了。

然後再觀察鐵棍插入部分表面的乾溼狀況。

若成溼潤狀態,表示水分適量;若呈乾燥狀態,表示水分過少,可在堆頂打洞加水。

25天之內還要進行翻堆一次,把外層翻到中間,把中間翻到外邊,需要加適量糞尿水重新堆積,促進腐熟。

重新堆積後,等再過一個月後,原材料已近黑、爛、臭的程度,表明已基本腐熟。

就可以使用了,或者壓緊蓋土儲存備用。”

安靜說完後,看著二十個半大小子的反應,他們大多數裝模做樣地在聽,有的還裝模做樣的在記筆記,但是安靜相信,他只是記在了本上,沒有記在心裡。

只有封爭一個人瞪著亮晶晶的眼睛在聽。

八道河農業基地得益於這個時空良好的物質條件,透過用鯨魚骨粉、水鹿骨粉或其它魚骨粉,魚下貨及內臟的漚制、堆肥,還有從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鉀等落後而原始的技術手段,勉強準備齊了處於原始級別的氮、磷、鉀三大種類的化肥。

當然,其中的鳥糞石則是屬於複合型的緩釋肥了------

總之吧,他們或許開啟了近代農業的大門,為後來幾十年的農業高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所以,相關土化肥的準備工作是一種八道河地區農業上的“新常態”,由於種種原因,這種工作要月月幹,天天干!

東非黑人們和日本農民天天在為這個忙碌,他們才是這個土化肥生產加工的主力,他們忙碌的身影除了休息天,從來就沒有停下過。

大宋雜役廂兵們中農民也有很多,但是,他們從沒有見過為了種田而做這麼多的準備工作-------好在他們雖然沒有見過,但是也非常理解,這些辦法或許有用。

這個時空的大宋農民和日本農民都已經開始用糞便來肥田了。

張國安選擇的稻種是這個時空的早稻種。

大宋時代的“早稻”和“晚稻”,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早稻和晚稻,而主要指的是收穫期上的早晚。

所以即便是所謂“早稻”,也大多屬於中晚熟品種。

原本他們帶來的六十日可成熟的常規稻種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