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和氧化鈣、五氧化二磷。
其中碳酸鉀是可溶性的,可以透過溶解、過濾、蒸發、冷卻和結晶等步驟,可以把草木灰中的這種鉀鹽提取出來。
海邊植物的鉀鹽含量要比內陸高,所以,王德發敢斷定這裡草木灰的鉀鹽成分要超過百分之八,達到百分之十一也是不好說的。
所以他開始時,只能用實驗法試製取,當然,這裡也有教會大宋工匠的意圖。
當然,大宋工匠們其實也會這種提取辦法,但是屬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王德發這樣就開始兩面跑了,第一架荷式大風車還正在建設中。
提煉的工具很簡單,一個可以裝到一百公斤草木灰的大鐵鍋。
王德發讓人往裡面裝草木灰,並在鐵鍋中加水,當水沒過草木灰半寸許後,然後用幹蘆葦當燃料來加熱。
同時讓兩個工匠充分攪拌,當到60攝氏度左右後,趁熱先用麻布過濾,將大部分雜質去除。
然後把得到的溶液,在攪拌的同時,加熱至沸騰,然後趁熱再用多層棉布過濾,再加熱!
當剩餘少量液體時,停止加熱,這時,隨著溫度降低時,就開始有碳酸鉀析出了,只是顏色偏黃了些。
還可以再提取的,不急了。
他讓人稱了一下,足有十公斤,除了損耗,才剛剛過了百分之十。
他心想,下次用海藻吧,讓人打撈後曬乾當燃料了。
其實這個時候可以製作出香皂了。
只是這個含鉀比較高,皂化出來的肥皂比較軟一些罷了,這時候再加入香草汁,就做成純天然的手工香皂了。
但是這一批次先不能用了,要先生產出硝再說了。
王德發當時對兩個大宋工匠說:“你們學會了嗎?”
兩人拱拱手說:“小的學會了……那草木灰水燙手時,剛剛伸不進去時才開始過開始過濾……”
王德發還想給他們溫度計用呢,一見他們竟然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決,索性不給了,差不多就行。
接著他又叫來兩個大宋工匠,去和他進行重要的一步:建設硝田用的種菌田。
這個其實是當年俄國用過的硝田法,那時俄國海軍炮使用的**有相當部分是硝田法生產的硝酸鹽。
這個國家由於常年低溫,天然的硝酸鹽礦脈幾乎沒有,除了從智利進口之外就是用硝田自產。
當年他們又與控制了智利硝石的大英帝國關係不怎麼的,尤其是在遠東國際問題上矛盾重重,所以只能自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