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八十七章 北方奸相阿合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七章 北方奸相阿合馬 (4 / 4)

這將是一個偉大的帝國,他阿合馬將與這個帝國同在!

回去後,他馬上著手準備了。

一是派出人馬去向大宋政府討要水晶球,不給------就出言恐嚇,再不給,就算了,反正也不吃虧。

二是他安排了人手,準備去那個什麼海外流求荒島擊殺海外行商,不可以讓他們成功!

破壞總比建設容易吧。

在這個時空,南北方還沒有完全撕破臉皮,還在做著生意呢。

他們現在做生意的地點就是在樊城。

1336年那會兒,襄陽城連同城內大量物資、武備也在內訌和自相殘殺中落入韃靼人之手,劫掠殆盡後被焚燬一空,並將襄陽居民全部強遷到韃靼統治下的洛陽地區,襄陽城成為一座廢墟。

襄陽也失去了其河南屏障,成為直接與韃靼接壤的邊防前線。

此後,襄陽除一度為韃靼人所佔有外,基本上於荒於人煙狀態,直到宋理宗時代的1251年,京湖安撫制置使李曾伯派荊湖副都統高達、幕府王登率二萬一千名荊湖軍才收復襄、樊兩座譭棄的空城。

襄、樊二城隔江對峙,宋軍在江中立木樁,用鐵鎖鏈連線,中間鋪以木浮樑架設的浮橋將二城聯為一體,使之守望相助,互為犄角、唇齒相依。

襄陽南有峴山山脈,西有萬山遮蔽,漢水成東北二面的天然屏障,東南有鹿門山拱衛。

經過高達幾年對襄、樊二城的修復,讓駐軍家屬移居襄陽,透過浚河、開渠、屯田、免租、移民等活動使襄、樊漸漸恢復生機。

雖然沒有恢復到昔日“甲於西陲”的實力。

但也重新成為“城高池深,兵精而食足,師出必克,敵入軏敗”扼水陸要衝的軍事重鎮。

即使南路不通,依靠優勢的水軍,也可保水路與郢州、江陵、武昌的暢通。

大宋政府在這裡儲備了十年的軍備。

1261年,忽必烈聽取背叛了大宋的水軍將領劉整的建議,到武昌用玉帶賄賂南宋所倚重的京湖制置使呂文德,請求在樊城外設立進行兩國邊境貿易的榷場,獲呂文德同意,韃靼人又以防盜為藉口騙得呂文德同意在鹿門山築圍並建築白鶴堡,這樣就在宋軍的鼻子底下建立了立足點。

大宋與韃靼在此的商貿活動一時還挺紅火。

韃靼商人賣些牲畜中草藥,大宋商人賣些絲綢茶葉,總之,買賣還挺紅火。

兩方面各自收各自商人的稅務,一時間相安無事。

京湖制置使呂文德還被表功了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