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和靜妃之前的代管宮務不是很好?就她們罷。”皇帝深深的凝視了皇后一眼,倒是也沒多說什麼,只淡淡的如此說了一句。
淑妃和靜妃頓時臉色都是一變,幾乎是下意識的便是異口同聲的推脫道:“臣妾資歷尚淺,又不曾辦過此事,只怕不能擔當。”
皇帝冷冷的掃了二人一眼,不過淑妃和靜妃卻都是堅持住了沒敢鬆口。這事兒說真的誰也不敢攬著,畢竟皇帝如此厭棄了宜妃,萬一將來事後想起來後悔,連帶著辦喪事的人一起遷怒了怎麼辦?
不怕萬一,就怕一萬。
皇帝沉默下來,氣氛也是隨之壓抑起來。
最後開口的還是顧惜:“臣妾有個建議,不知皇上怎麼看?要臣妾說,其實皇后娘娘身子不好,與其讓靜妃和淑妃娘娘二人去主持宜妃娘娘喪儀,不如讓太子妃去。太子妃將來橫豎也是要接管宮務的,先練練手也是情理之中。而且也更合情合理。”
陶君蘭看著顧惜,心中忍不住想:顧惜這是在幫她還是在害她?
不過她也來不及多想,皇后便是也點頭附和道:“莊嬪這個建議倒是十分好,方才臣妾沒想到,如今想到了倒是覺得這個法子才是最合情合理的。皇上您看呢?”
皇帝點點頭,有些敷衍道;“那就這般罷。事情交給太子妃來辦。”
言罷,皇帝又問:“什麼時辰?”
宮人忙答了。顧惜便是提醒皇帝道;“皇上該回去服藥了。臣妾服侍皇上回去?”
皇帝點點頭,站起身來,顧惜則是忙上前去扶住皇帝說是扶,倒不如說是皇帝拉著顧惜的手更合適。而且,皇帝那種寵溺的神態更是叫一眾妃嬪紅了眼睛,只覺得嫉妒非常。
可摸著心口說句實話,陶君蘭卻是隻覺得年輕貌美的顧惜站在皇帝旁邊,卻是越發的將皇帝顯得老態畢現,不僅容貌衰老,就是那一頭花白髮色也是格外顯眼。尤其是兩人交握的手,一隻白嫩如玉,另一隻卻是青筋隆起面板鬆弛,更有些老年斑隱約浮現。
不知道皇帝低頭看見這一幕的時候,會不會覺得特別的惱怒?
陶君蘭忽然有些明白了皇帝為什麼對長生如此執著了。除了對權力之外,還有不甘心不甘心就這麼老了。尤其是他的女人們一個個還貌美如花的情況下。
換做是誰,也不會願意這樣老去。
陶君蘭忽然又反應過來:顧惜說的服藥,或許說的就是丹丸。這麼說來,顧惜是知道皇帝服用丹藥的可顧惜非但沒有勸說皇帝,反而服侍皇帝服用丹藥。
怪不得太后會失望。會對顧惜那樣的態度。顧惜是知道太后為了勸說皇帝費了多大的功夫的,可是……
陶君蘭已經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所以她乾脆將這些情緒都壓下去,開始思量該怎麼替宜妃辦喪儀。
作為妃位,怎麼辦喪儀自然也是有定例的,所以也用不著太頭疼。
可關鍵是皇帝對宜妃的態度辦好了也不是,辦不好更不是,怎麼把握住這個度,卻是最難的。
陶君蘭正想著,皇后出聲道;“都散了罷,太子妃好好辦這事兒,若有不懂的,再來問我。我累了,你們各自散了罷。這事兒誰也不許在背後議論此事,更不許傳出去!”
眾人唯唯諾諾的應了,心裡都嘀咕:這種事情誰敢議論?別將自己連累進去!
陶君蘭從皇后宮中出來,想了想便是低聲吩咐宮人;“去宜妃宮中瞧瞧情況。”既然要辦這件事情,那麼她就儘快的辦好。這麼熱的天兒,宜妃也是不適合一直安放在那兒的。還有九皇子,如今也不知道如何了。
說起來,她倒是真有點兒替九皇子擔心:沒了宜妃,他還不知道被怎麼安排呢。那麼大的孩子,剛學會說話喊娘,也會傷心了。宜妃突然沒了,九皇子不知該多難過。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書籍
《百度書名+比奇》即可快速直達
比奇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