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這話有些嚴重,莊王立刻便是忙跪下了,大聲認錯賠罪:“孫兒不敢有這樣的想法。孫兒知錯!還請太后消消氣!”
太后的心思其實也不在這個事情上,當下也沒太計較。而且畢竟今兒是中秋,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兒,莊王到底是還是要給他幾分臉面的。
太后更在意封李鄴為親王的意思。可也不好直接要求皇帝,便是誇讚了一番康王:“你心疼你弟弟,知道你弟弟辛苦,這是好的。頗有長兄風範,日後也要保持才是。尤其是你做大哥的,日後更要給弟弟們做個榜樣。”
康王一聽太后這話,頓時就明白自己是作對了。當下微微鬆了一口氣,便是大聲的笑著應了。
不過皇帝始終沒再說什麼,這個話題也就被含糊了過去。大家繼續看歌舞喝酒,倒是重新將氣氛給活絡了起來。這一場中秋宴,到底是沒以清冷收場。
陶君蘭自也是沒尋到機會和皇帝提起皇后之前說的事兒——事實上,即便是有機會,如今她也不好再提了。畢竟,皇帝怕是這會子不願意再聽見李鄴這個名字?
至於親王一事,她更是覺得只怕是沒戲。皇帝的態度已是很分明瞭。
皇后那頭也沒追究此事,約莫也是明白這個時候是不適合再提這事兒的。
帶到散了宴席,陶君蘭便是出宮回府。因今兒是中秋,所以街上也是特別冷清的。路上的行人寥寥無幾,大約都是回去過節了。馬車走在寬闊的石板街道上,聲音便是格外的清晰。加上馬蹄的噠噠聲,莫名就讓人心情也清冷清冷起來。
陶君蘭撩開簾子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今兒的月亮也雖然圓,卻也不算特別亮,許是天氣的緣故,天上甚至是有幾片厚厚的雲。
看到月亮的時候,幾乎是立刻她就想到了李鄴。不知此時李鄴在做什麼?約莫也是吃了月餅賞了月,準備睡覺了罷?或許,他還想家了。想她,想栓兒?
摸了摸肚子,陶君蘭忽然又有些委屈,忍不住低聲呢喃:“今年中秋,到底還是隻有我和你兩個一起過了。”李鄴不在,栓兒也不在,一家四口就只剩下她和肚子裡這一個還能時刻在一處了。
想到孩子,她至少不覺得那麼難受了。短暫的傷感之後,到底是重新振作了起來,笑著拍了拍肚子:“等你爹回來,肯定會大吃一驚。到時候,也不知道他是個什麼表情?”
中秋一過,天氣便是飛快的轉涼了。再下了幾場秋雨後,秋衣便是都擋不住襲人的寒氣了。待到過了九月九重陽節,更是隻能拿出薄襖子才行了。
陶君蘭忍不住有些擔憂:“邊關冷的早,也不知王爺如今可有禦寒的衣服。要不要差人送過去。”
紅螺一面替陶君蘭梳頭,一面笑著寬慰:“這話說得。難道去了邊關,王爺就不是王爺了?再說了,那邊也有人家,也有商鋪,能買到這些東西的。即便是現在咱們送,只怕也來不及了——”
陶君蘭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自己也是忍不住笑了;“瞧我,倒是越來越糊塗了。”說完摸了摸肚子,又笑:“這段時間肚子倒是長得快,胃口也好了。人都胖了一圈兒了。”
想了想又問紅螺:“肚子長得快,肚子上我瞧著似乎都有點兒花了?回頭讓人配點當初懷栓兒時候的藥油,擦一擦。”雖說懷孕難免身材走樣,可是能保持的話,自然也是該盡力的。她可不想日後讓李鄴瞧見了。雖說是老夫老妻了,可是畢竟她也是想要永遠在李鄴跟前都是儘量完美的。
紅螺聽了這話也是緊張,便是想掀開衣服瞧瞧:“我瞧瞧?前幾日都還沒瞧見有呢,這才幾天功夫……”
“晚上洗澡的時候你幫我看看。”陶君蘭好笑的瞪了紅螺一眼:“這會子冷著呢,涼了肚子可不少什麼好事兒。”
紅螺這才作罷了。不過卻也放在了心上,回頭就讓人去配藥油了。
剛用過早飯,林嬤嬤就帶著陶芯蘭過來了。是跟陶君蘭說買炭的事兒。
林嬤嬤面帶憂色:“今年的炭沒買夠,天氣不好,燒出的銀霜炭太少了,根本就不夠賣的。”
陶君蘭一聽這話頓時也有點兒著急了。這冬日裡冷得呵氣成冰的時候,沒有足夠的炭取暖,那誰受得了?下人們且不說了,關鍵是幾個主子那兒——主子有那麼多,炭卻不夠,這誰多用點誰少用點兒?不管是誰多了還是誰少了,只怕都是不樂意的。
不過,她覺得有些蹊蹺:“就算天氣不好,他們也可以多燒幾窯出來,怎麼的還是不夠了?”這東西可不是糧食,只要還有木頭,那就能源源不斷的造出來,沒有斷貨的道理。
“不知誰傳出的今年冷得異常,所以搶炭的多得很。別說銀霜炭,就是別的炭,也是不夠的。”林嬤嬤有些擔憂;“炭價也是一路瘋漲,朝廷都控制不住。”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百度搜尋:若)
比奇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