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都是後話。陶君蘭送走了陶靜平之後,當天夜裡依舊是親自帶著拴兒睡的。不過,卻是禁不住哭了許久——幾乎淚都流乾了,眼睛都麻木了,這才止住了哭泣。
但是眼淚止住了,心裡的疼痛卻是怎麼也止不住。
第二天帶著拴兒進宮之前,陶君蘭忍不住的用自己的臉頰去蹭了蹭拴兒,低聲喃喃:“拴兒,你別怕。娘會很快接你回來的。”
陶君蘭依舊是先帶著拴兒進宮給太后請了安,這才又動身去了皇后宮中。
皇后一如既往,面上帶著和煦的笑意。不過話一出口便是讓陶君蘭雙拳一緊。皇后問:“關於上次我說的事兒,你考慮得如何了?”
陶君蘭抬起頭來看著皇后,並不掩飾自己的已經紅了的眼眶,口中卻是恭恭敬敬的應了一聲:“是,妾已經想好了。娘娘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為了妾好,為了拴兒好。這是在替拴兒將來坐上世子之位做鋪墊。是妾之前糊塗了。”
皇后面上一片平靜,眼底卻是洩‘露’了些微訝然的情緒。
皇后還真沒料到陶君蘭竟然會這樣快就想明白了,而且還會說出這樣的話——她以為,這件事情最終陶君蘭就算被‘逼’著妥協了,可是也一定會恨她入骨。她甚至之前都想好了如何在陶君蘭恨她之後又將對方拉攏回來的方法。
皇后看著陶君蘭面上那副恭順的神態,有點兒不相信,便是起了試探的心思:“可是你又如何捨得拴兒?”
陶君蘭眼眶更紅了,卻是依舊恭順;“捨不得是一回事,可妾心裡明白娘娘是為了我們母子兩個好。娘娘是心疼妾的。拴兒就算在王妃身邊養著,可是也是我生下來的,將來難道還能不孝順我?反之跟著我,萬一將來王妃將別的妾‘侍’所齣兒子記在名下養著,拴兒就只怕不可能再有那個機會繼承家業了。”
這番話聽起來合情合理,更是顯‘露’出了陶君蘭的野心——不過皇后還是不大相信,“那日你不還說不願意?說讓端王妃養別人的孩子呢。”
陶君蘭有些尷尬的低下頭去,聲音囁嚅:“是妾一時糊塗,沒想明白。回去之後仔細想了想,才算是明白過了娘娘的意思。娘娘是為了我們母子著想,我卻誤會了娘娘……”
“你母親對這事兒也不大樂意。”皇后嘆了一口氣:“原本我還想著,要不就算了——”
陶君蘭哪裡會相信這句話?若真的皇后願意改變主意,昨兒也就不會有那樣的話傳來了。所以當下她心中縱然憤懣,也是勉強一笑:“母親也是見我著實捨不得的緣故。況且當時我沒想明白,只一心想著留下拴兒。這才請了母親出面求情。”
“這麼說,你是真想明白了?自願將拴兒給端王妃撫養了?”皇后的聲音裡隱隱帶了幾分笑意,似乎十分舒暢歡喜。不過這樣的笑意,落在陶君蘭耳朵裡,可想而知又是個什麼感受了。
陶君蘭克制的攥緊了拳頭,指甲刺進掌心的‘肉’裡,製造出一片刺疼。不過,唯有如此她才能壓制住心中的怒火,面上繼續維持平靜和恭順:“是,妾身想明白了。這是好事兒——再說了,以後縱然養在端王妃身邊,妾身也能常常見到。算不得骨‘肉’分離。而且,妾也相信王妃一定會好好養育栓兒的。”
“拴兒是她唯一的指望,端王妃肯定不會不盡心的。她真敢疏忽,我第一個就是不答應的。”皇后言語中笑意更甚,隨後又湧上來一抹擔憂:“只是端王那頭,怕是未必同意。”
陶君蘭低下頭去,努力使得自己的語氣聽起來誠懇:“到時候王爺回來,我會好好同他說的。拴兒本是長子,若再佔了嫡的位置,也是對拴兒最好。王爺心疼拴兒,一定會理解的。”
皇后滿意的點點頭,誇獎了一句:“你是個聰明懂事的。也不枉費我這一番心思了。你妹妹那邊,將來我會幫著留意好人家的。劉家那邊,既然成了拴兒嫡親的外祖,自然也就不好再將你妹妹嫁過去了。況且,劉家家底的確不豐,不能委屈了你妹妹。”
陶君蘭微微鬆了一口氣,抬頭看向皇后。
皇后微微一笑,眼底一片自信。那種高高在上的神態,只刺得陶君蘭心裡一片疼痛。只能越發攥緊了手,來壓制心中的憤懣。
皇后,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