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永久網址,請牢記!
看著從簾子後頭走出來的,一臉燦爛笑意的劉氏,陶君蘭這才明白為什麼剛才進來根本沒看見劉氏。(比奇首發)原來是暫且迴避了——不過看這個架勢,卻是什麼都聽見了什麼都看見了。
也怪不得劉氏會笑得這樣燦爛。想必,看著她這樣順從委屈,心情一定是很好吧?
陶君蘭垂下頭去,很好的掩藏住了自己的情緒。
可架不住劉氏笑盈盈的上來,站在了她面前,然後笑著握住她的手,柔聲道:“好妹妹,我就知道你是心軟的。是你心疼我。拴兒是你十月懷胎生下來的。我知道你心裡肯定不好受,所以我一定會好好待她的。你只管放心就是。”
這哪裡又是保證和安慰?這分明是在**裸的炫耀。
陶君蘭藉著拿帕子按眼角的動作將手從劉氏的手裡抽了出來,垂著眼角道:“我相信王妃一定會好好照顧拴兒的。”
劉氏的聲音聽起來既柔和又歡喜:“我一定會的。就衝著拴兒將來叫我一聲母妃,我也會傾盡全力的照顧他的。以後拴兒就是我兒子了。我又哪裡會不盡心?”
如果說劉氏之前的行為是在陶君蘭心上割了一個大口子,那麼這會子這句話,就是又往傷口上狠狠的灑了一把鹽。疼得陶君蘭的心忍不住的縮緊。甚至於到了最後,心上的疼都快要麻木了。對於這句話,她選擇了沉默不回答。
可她更清楚,這樣的行為,怕是又一次的取悅了劉氏和皇后。不過,不要緊。這一切都是暫時的。
這句話,陶君蘭在心裡說了一遍又一遍,唯有如此才能減輕她心裡的疼痛。才能幫助她將心裡的憤怒死死的壓抑在心底。
“這件事情回頭我跟皇上說一聲,儘快辦了罷。”皇后看著風雲暗湧的兩個人,微微一笑,又警告了一下劉氏:“劉氏,雖說拴兒記在你名下,卻也是君蘭十月懷胎生下來的,你們兩個都是拴兒的母親,可要和睦相處才是。”
劉氏和陶君蘭均是斂目肅容的應了。
這件事情算是塵埃落定,至少只缺知會眾人了。至於玉諜——現在拴兒還沒上玉諜呢。事實上,至少要等到拴兒有六歲才會記上玉諜。畢竟孩子太小的時候是容易早夭的,所以一般都是會等到六歲之後才會上族譜宗諜。
也就是說,其實拴兒現在就算記在了劉氏名下,事實上不算是完全定死了。要等到正式上了宗諜之後,這才算是正兒八經的成了劉氏的兒子。若是在那之前事情發生了什麼意外,那麼只要一日沒記上玉諜,那麼一日就能更改這個事情。
陶君蘭所謂的機會也是在這個上頭——暫時先將拴兒讓劉氏養著,等到機會合適了,再奪回來。
劉氏顯然看起來顯是已經是迫不及待了,笑道;“今兒回去之後,就將拴兒挪到我院子裡去吧。”
陶君蘭自然是隻能低聲應了。這個時候,她已然不可能再反悔了。
“拴兒還在太后那兒,我去壽康宮將拴兒帶回王府罷?另外,這事兒也要和太后說一聲。”陶君蘭低聲言道,又看向皇后:“這事兒到底是大事兒,太后如此喜歡拴兒,若是瞞著只怕太后生氣。”
皇后笑著點頭:“是這麼個道理。那便是這樣,不如今兒就在太后那兒蹭飯吃罷?再請了人將皇上請來做個見證,這事兒也就算是過了明路了。”
陶君蘭聞言微微挑了挑眉——她以為這麼大的事情,雖不說昭告天下,卻也不可能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去的。如今看來,這是皇后不願意將事情往大的辦?為什麼呢?微微一想之後,她倒是也明白了過來:是了,這事兒還真不是什麼喜事兒好事兒。這其實算是開了先河了。之前可是從沒有過這樣的例子的。所以,應該是皇后怕人詬病,不願帶來什麼麻煩。
這樣也好。不鬧大,將來再將拴兒要回來的時候,也不必怕人拿出來說了。畢竟,都從未正式的和旁人說起過。
接下來皇后領先,陶君蘭和劉氏跟在後頭,一行人就去了壽康宮。
拴兒被放在一個涼塌上,上頭擺了許多小孩子的小玩意兒,什麼撥浪鼓,布老虎,各色各樣的東西讓拴兒一個人也玩的不亦樂乎。他這會子自己已經坐得住了,所以也不用人扶著。太后等人在邊上圍了一圈看著,時不時的笑著逗兩句。
皇后笑盈盈的上前去給太后問了安,又看一眼拴兒笑著誇道:“拴兒可是越長越好了。他上頭兩個姐姐可都沒他長得好。”
聽見皇后這樣說,太后面上也是露出幾分笑意,“可不是?等康王府裡那個生了,也照著拴兒這樣,給取個賤名。興許也就好養活了。”
皇后其實心裡也是這樣想的,倒是和太后想到了一起去了,所以也沒什麼不樂意,反倒是十分羨慕:說真的,若是康王能有這麼白胖一個兒子,那她也就心滿意足了。
一時又忍不住想:也不知道端王到底是什麼命,小時候他自己受寵不說,中了毒都還只是啞了嗓子。如今剛娶了個側妃就有了這麼一個白胖的兒子。還挺受寵。若不是端王自己已經沒了指望,不然只怕就是個大威脅。若是早知道陶君蘭是個能生養的,當初就該賞賜給康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