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傳統文化 (1 / 3)

1. 文化:廣義是指人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共同創造並賴以生存的物質與精神存在的總和。

狹義的文化專指人類的精神創造,它著重人的心態部分。

2. 文化事象:當一種現象以同樣的形式反覆出現,其中就含有規律性,成為某一歷史時期、

某一國家(民族或地域)文化發展中帶有典型和標誌作用的事情,這些現象就稱為文化事象。

3. 傳統文化:是對文化的傳承而言的,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著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全

部文化遺產。

4. 文化傳統:是貫穿於民族和國家各個歷史階段的各類文化的核心精神。

5. 方誌時期:竺可楨將從公元1400年到1900年劃為第三個氣候時期,為寒冷時期,因為這

一時期明清現代我國多數地方都有了方誌,對區域性的氣候變化做了更為詳細的記錄,故而得名。

6. 分封制:西周建立後,把大批同姓貴族和異姓親信賜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家,史稱封建,

所形成的社會制度,就是分封制。

7. 永嘉之亂:永嘉五年(311年),匈奴貴族劉淵的軍隊攻陷洛陽,俘虜晉朝皇帝,西晉滅亡,

史稱“永嘉之亂”。

西晉敗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亂”。

8. 一條鞭法:是明朝張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國庫收入、減輕民眾負擔的稅制改革,內容是把

田賦、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雜稅合成一條,統一按田畝數量徵收,同時還簡化了徵收手續。

9. 儒戶:是元朝根據宗教派別劃分出的戶籍,與佛教、道教、***、景教、陰陽先生、

薩滿教巫師戶同等級。

10.中國的生產經濟文化:指在中國傳統的農耕自然經濟的基礎上,所產生、發展和連續傳

承的一種社會文化形態,又稱農業文明。

1. 家庭:指共同居住、經濟協助、有血緣關係的社會集團。

2. 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親屬關係,裡面包括血緣關係和姻緣關係。

3. 賭勝:實質是打賭,碰運氣,刺激人們從感官上接近神、共享神佑的願望。如觸控某寺

廟山門前的某一動物形狀或形態殊異的一小塊建築物,表示能得到一種定向的神賜。

4. 宗法制:是中國古代維護貴族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由父系家長制演變而成,到周代漸

趨完備。

5. 分封制:是與宗法制密切相關的封建制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