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軍和北海志願軍出征後,盛京城就處於焦急的等待和期盼之中。 X
對於北靜王、季大學士、駱杏山這些光復軍方面的人來說,這一次出征,寄託了他們全部的希望。
如果此戰勝利,今後他們將天下無敵。
如果此戰失利,此前的一切辛苦,都將化為烏有。
莫古人可能乘勝追擊,一直南下,打到盛京城。
三藩可以趁機發起反擊,東出山海關。
以他們目前的兵力,這兩方勢力的任何一方到了盛京城,他們都將無力阻擋。
對於盛京城的老百姓來說,也是如此。
如果莫古人南下,盛京城就將成為莫古人的牧場,他們或者從此背井離鄉,或者從此給莫古人為奴。
大軍出征已經二十來天了,無論官民,就都在焦慮不安中,迎來了這個春節。
往年的這個時候,節日的氣氛早就上來了。今年雖然人流和貨物都多了起來,但是,人們的臉上卻少了那種節日的歡樂祥和氣色。見面的時候,談論的也不是今年的收成和生意,而是前方的仗打的究竟怎麼樣了。
今天已經是臘月三十兒了,但是,劉記雜貨鋪的劉老闆,臉上卻沒有一點兒喜色。
望著屋裡屋外堆積如山的年貨,劉老闆不斷地唉聲嘆氣。
往年的年三十兒這一天,他的貨早就賣光了,就連平時積壓下來的貨底子,也幾乎銷售一空。
今年,他的年貨幾乎沒賣出去多少。
老周是他的老鄰居,抄著手過來了。
“老周,今年怎麼就不買什麼了?年貨辦齊了麼?是不是在別的地方買了?咱們可是老街坊了,你可得照顧我的生意。”
老周停了下來。
“劉老闆,這個時候,誰還有心事買年貨?實話告訴你吧,我家裡的行李,白天都捆好了,只要一有動靜,隨時就走了。買了那麼多年貨,吃不了又拿不走,留著給莫古人啊。”
“老周,你在衙門裡當差,訊息靈通,跟我說句實話,這莫古人到底能不能來?”
“這件事兒嘛,雖說光復軍和志願軍也挺能打的,但終究是人少。多少年了,朝廷都拿莫古人沒辦法,這一回,嘿嘿,就去了幾萬人,哪裡會是莫古人幾十萬人的對手?”
“照你這麼說,此戰必敗無疑了?”
“我可沒這麼說,算了,劉老闆,你還是小心些吧。萬一不好,就先逃命,至於這些貨麼,丟了也就丟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能逃得了命,才是大事兒。”
老周說完,慢悠悠走了。
劉老闆回屋,一會兒一個夥計出來,在門外貼了兩張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