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不是沒有例外。
比如著名的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傳說。說的是李世民征討王世充時,不幸落難,孤身逃亡之時被少林寺的僧人所救的故事。
雖然沒有史書記載來佐證李世民被救此事,不過,在《唐太宗告柏谷塢少林寺上座書》、《唐太宗賜少林寺教》、《皇唐嵩嶽寺碑》等碑文上,都有明確提到曇宗等十三僧人,生擒王世充親兄王世惲之子王仁則的記載。
雖然生擒一個王仁則可能對大局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卻可以看到,在局勢還未分明的情況下,少林僧人是態度明確的站在了李世民的一方。
這是不是說,經過了隋文帝楊堅和現任大隋皇帝楊廣數十年的大力扶持,讓佛教的僧人野心更大了?
還是說,高僧圓寂之前的天眼通傳說真有其事,所以佛門弟子才會旗幟鮮明的站在獲勝的一方?
雖然來整經歷了大智法師的師傅留下的七言偈語事件,但是那個布條上的二十八個字,字裡行間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指向,說是來整恰逢其會可能更準確一些。所以來整一直懷疑是被大智老和尚給套路了。
自己都沒有信心的事,大智老和尚哪裡來的底氣?不僅把崇覺寺綁在了來整身上,還把師弟大悲法師和佛慧寺也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恐怕還不僅僅是這兩座寺院,一旦大悲法師也同意出手相助的話,恐怕還會拉攏進來更多的各方寺院。
來整想想就頭大如鬥,自己都還沒有制定明確的方向,卻已經被人推搡著,不由自主的走到了爭霸的路上。
“唉~”來整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抬頭看著山腳下矗立的石牌坊上銀鉤鐵畫的三個大字“佛慧寺”。
正逢中秋時節,一眼看去,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點綴在青松翠柏之間,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來整緊張的心情也為之一鬆。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來整嘴裡不自覺的唸叨:“既然到了這一步,那就走下去吧。”
“好句啊,好句。”
來整聞言看去,卻是徐世勣正在嘖嘖稱讚:“公子這句『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真是一語點出人生至理。
如果不走到這山前,如何能看得到上山之路?如果不決心去做一件事,也肯定不知道事有可為。”
來整點點頭:“原本還猶豫不決,現在看到這隱於深山的佛寺,突然感悟到了一些人生道理。
有些事,不搏一搏怎麼知道不成功?不拼一拼怎麼知道潛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