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類能廉價地用人造太陽光照明一平方公里,人類就可以在地表重建原來的生態,到那時人類欲春夏秋冬、桃紅柳綠、蝶舞蜂喧一切都有可能。
另外人類控制的春夏秋冬夏不酷熱、冬不嚴寒,缺點是照明整個地球太困難,可是至少在太空或在太陽系最外圍遨遊或流浪時間長一點也沒什麼關係。
這個思路只不過加上了人類自主意見,依靠的就是核聚變技術與全人工種植技術,有這兩技術兩大設想全沒有問題。
不過這個小荷才露尖也太嫩了,如小孩找母親一樣,他的設想地球還是如找恆星的,只是其他人一受啟發就演化開來,冒出各種新奇點子。
這新奇點子是如有人提議人類索性駕著地球在太空中游蕩,也有幾個人說可以一路上抓一些需要的小行星獲得金屬材料之類,更有人覺得見到條件更好的行星人類可以換乘等等。
經過七嘴八舌補充與斥汰,小荷才露尖的提議被完善成一個全新的設想。這個設想是人類在研究、設計、製造、安裝超級發動機時別望對核聚變與巨型火箭的繼續開發,最好在離開太陽系之前人類能夠有一些地表綠色城市。
在隨後人類可以全部在大大小小的靠人工太陽照明的城市生活,然後一路流浪,缺少的金屬材料就找小行星或正式行星開挖。
還有就是如果一個行星可以改造就幫助投入一些從低等有機物到高等動植物的幫助,使之以適宜人類居住。一些人類不久就可以居住的星球可以蓋起一些全封閉城市,留下幾十萬幾百萬人等候。
當然已經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只要沒有高智慧生命可以多移民一些,如果比地球更好,人類也可以換個星球的,總而言之一切主動權在人類手上。
這樣的方案也被人稱之為太空殖民設想與擴大人類居住地計劃,不過這個設想完全是利用人類已經掌握或正在開發的技術,所需要的只是用時間去突破二三代就完全是可行而不是天方夜譚。
正因為如此世界大會再也沒有討論過超級發動機計劃完成後何去何從,因為此時網上的方案就比較可行,況且還有數十年時間發展,到時會看得更清楚的。
這就是科技發展帶來的無限可能,加上形勢所迫下的潛力爆發與方向改變。如果沒有太陽危機人類在2030年後會幹什麼?不過是手機6G了正在研究7G,核聚變發電出來了也不過煤與石油挖少點,至於全人工種植技術更可能陷於安全性爭論不休,加上成本關係欲發展很難。
同時軍備競賽在有國家不放棄絕對安全的觀念下會繼續下去,新一代衛星、新一代空天飛機、新一代航空母艦、新一代導彈與反導技術肯定是會層出不窮外代價也是不斷高漲,白白浪費了許多人力。
就算是太空探索也會有較大的進步,如從月球或地球發射在太空組配的超級宇宙飛船將人類送到火星,人類在火星建立二三個獨立的火星基地應該可以完成。
可是這一切與今日的人類成就比,卻是隻能算作仍然不能擺脫窩裡斗的階段。今日的人類雖然仍然在用5G手機,但是有了劍指太空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