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跨界經營> 0168 建設基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168 建設基地 (1 / 2)

將月球當作試驗超級發動機的試驗地乃是月球無人又質量大,造了發動機在這裡試驗不怕發生意外。再說功率測定也容易,另外月球也是在地球遠離太陽時的一大麻煩,有發動機能控制其行動最好。

再說了有中國人的可複製機器人代價會比地球上試驗還節省,因為採礦與冶煉、加工等不需要大量人力與金屬材料,這些在地球上現在也是麻煩。

不過這些機器人靠太陽能充電,所以移到月球背面用了核聚變發電機。另外這次試驗複雜,這才運送了一臺巨型計算機上去,還有建設一個有人基地,由人直接控制這次試驗。

由於這些因素,加上要等遮陽傘計劃進入第二階段並運轉成熟,所以這次試驗才在2035年開始,之前人類也無力旁騖外,還有一點是超級發動機的方案也是需要時間。

到這時超級發動機的理論研究與小型試驗已經做過,巨型火箭生產進入滿負荷,要使用幾枚問題不大。還有研究設計遮陽傘方面的人大部分人空閒了下來,正好讓他們忙碌超級發動機,此時正所謂各方面條件成熟,正好開展這項工作。

至此是自地球受太陽超級耀斑光波突然襲擊受災嚴重後,地球人類在世界大會達成共同移民桃源,及以遮陽傘計劃、全人工種植計劃、超級發動機計劃三者合一將地球驅離現在軌道的總體方針後最為順利階段。

為什麼如此說呢?那是因為遮陽傘計劃不必再擔心什麼,只要盡力幹活就可以了;全人工種植方面雖說有種種不盡人意地方,如餓死人及一部分建築物不是永久性的,還有燃煤發電無法持久等等,但這些問題只是時間不足而已。

因為人類已經能生產成熟的核聚變發電機,及掌握比較成熟的全人工種植技術,只要有時間永久性靠廉價核電的全人工種植技術在沒有太陽光的情形下養活幾百億人根本就是小事一樁。

再加上超級發動機研究有了進展,進入了在月球試驗階段,只等遮陽傘計劃完成,人類就可以執行終極的超級發動機計劃,所以稱這時為最好的一個時期也不算誇張。

即便是此時地球糧食短缺還不到最嚴重的時候,今後會有數以億計的人口會營養不良,因食物不足而慢慢庾死,另還有太陽超級耀斑光波突然再次襲擊的可能存在,但這時人類的主體部分算是無憂了,從總體而言人類算是度過了最危險時刻。

當然在月球啟動一個巨大的研究專案,要建造一個核聚變發電站,及將各國此前設在月球上的基地全部搬運到新基地等等任務非常之大,所以建設時間也不可能短的。

那怕此時這個專案主要是由中國人在主導,實行的是365天24小時每一分鐘都不休息的工作制度,可是僅這基本建設就工程浩大與複雜。

首先即便是新一代巨型火箭雖然運力巨大,新材料讓之減重不少,可是月球基地將是很龐大的,因為這裡雖然有機器人代替工人,各方面的專家卻不少。

每一個人在太空生活可是每日都需要消耗不少糧食與蔬菜、瓜果的,幾千人的基地靠地球運輸太費資源了,因而在月球建造全人工種植系統肯定是首選。

而且這樣做有大量機器人幹活其建設難度雖然會比地球大幾倍,但也比地球上用巨型火箭幾天運輸一次省錢多了。從質量與風險程度看也是在月球解決絕大部分月球基本生存條件為好,因為全靠地球供應萬一有點問題就麻煩了。

還有就是全人工種植技術此時基本上成熟,在具體效率上可以提高的幅度肯定是不小,但這對於運用毫無問題。因為效率問題只是影響到成本,比如冶煉一噸鋼用二噸焦炭在鴉片戰爭之前那是了不起的成績,質量相同價格會比較低,只要可以大量生產及全球自由銷售完全能壓垮所有的冶煉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