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宋> 四三一 氣密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三一 氣密船 (2 / 2)

“回皇上,荔枝在大食可是搶手貨呢,這果船運過去可有技巧了。”

“果農先選取七分熟的荔枝,盛於竹筒內,然後將荔枝原生長的葉子和土一起置於其中。”

“隨後將竹筒排列氣密艙內,此艙密封性極好,可長期保證低溫高溼。”

“船行大食,須十二日,待靠岸之時,荔枝剛好成熟,香甜無比。”

柴宗訓驚訝無比:“這氣密艙,是科技局造出來的嗎?”

官員猶豫了一下:“回皇上,不是,是民間手藝人與果農共同製出。”

柴宗訓果然有些不高興:“科技局怎能讓此等人才流落民間?”

官員不敢接茬,馮平勸了一句:“皇上,民間雖有俗語‘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但總有些人閒雲野鶴慣了,不願受束縛,所有科技局才未得徵召。”

“有真本事的人,桀驁一些也正常,”柴宗訓說到:“科技局當有政策出來,讓這些人為我所用,卻也不感到束縛。”

馮平能幫何輝說句好話已是不易,再說面對那些挾技自重的人,他也沒什麼好辦法,只站在一邊不再開口。

回到汴梁,柴宗訓第一件事便是找到何輝,告訴他乃娘部有用於儲存電力的礦物,著科技局趕緊派人採礦回來研究。

除此之外,就人才流落民間,柴宗訓敲打了一下何輝。

“皇上,”何輝說到:“非是臣不願徵召,只因此類人大多閉門造車,醉心於奇淫巧技,不願與人來往。”

“可以想辦法啊,”柴宗訓駁到:“不願與人來往,那就不來往唄,只要把技術拿出來就行。”

“皇上,似此等手藝人,大多是家傳,運送荔枝的果船,是經歷數十年甚至數代人才研究製作出來,這些手藝人輕易哪肯交出來。”

“給錢給俸祿都不行?”

“錢多了,朝廷給不起,錢少了,這些人又不屑一顧。”

柴宗訓思慮一會:“這個倒也好辦,科技局可下設專利司,倘技術或發明創造乃是獨有首創,可在專利司申請專利,他日倘有其他技術需要用到此專利,便須向專利持有人付一筆錢。”

“專利期限五十年,也就是說,五十年內只要有人用到此項技術,專利持有人便一直能收錢,這等數目,又不須與官府打交道,任你再閒雲野鶴,也願意幹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