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176章 競爭對手的祝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6章 競爭對手的祝福 (1 / 2)

不過出乎唐偉天意料的是,林炬並沒有表現得很驕傲,而是頗有深意地看著發射塔上的新遠三號說道:

“傳統的火箭發動機,無非就是氧化劑和燃料爆炸產生推力,結構大同小異,上限早已註定,太空的未來不能一直依靠他們。”

唐偉天立刻想到了很多,有空天飛機,有核熱發動機等等,從起點上來說,這些產物就遠超了傳統火箭。

不過他的年齡已經註定要在傳統的路上走到死,包括物理意義上的。

“是啊,未來屬於你們年輕人,不過我還是能夠發揮十年餘熱的。”

唐偉天沒有悲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下一代的航天動力還要依靠他,只能說航天發展不正常了。

阿美,德克薩斯。

馬一龍和200萬油管網友一樣,盯著電腦上的發射4小時直播。

現在是6月24日早晨7點多,阿美還是半夜,但是外網直播的觀看人數一點也不少。

這可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火箭,不是CBC,單芯級就提供了高達7500噸推力,土星五號的兩倍多!

巨大的新遠三號豎在活動發射臺上,液氧騰起的白霧在陽光的照射下並不是那麼顯眼,或者說被巨大的箭體所襯托,看起來不那麼明顯了。

新遠三號有多高?147米!

在土星五號、SLS、長征九號以及新遠三號的一系列重型火箭對比圖中,新遠三號直接高出一截,看起來大了一號。

總裝大樓為了裝配這枚火箭提前兩個月進行改造,以半露天的方式進行總裝作業,樓頂跟違章建築一樣搭建了更高的棚子。

這樣誇張的火箭豎在那裡比新遠二號甲還震撼,彷彿周圍的環境都等比例縮小了一樣。

馬一龍細數著直播畫面中滾動而過的火箭引數,越看越眼熱。

K380V型全流量液氧煤油發動機,比衝331秒,海平面推力399噸,噴管最大直徑只有2米。

這樣的高效能表現,全方位吊打NACA曾經採購的露西亞RD180/181系列煤油發動機,更是以單燃燒室400噸推力拿下了全球第一煤油發動機的寶座。

K380V可靠性還極高,作為新遠五號系列芯級的主發動機,連續發射了二十多次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芯一級佈置19臺發動機的可靠性問題被已經服役多時的K380所打破,只有少數人依舊懷疑集中佈置對氣流通道的影響是否太嚴重。

這個問題CCAV的主持人也問了出來。

在以往發射火箭是大事,CCAV對大型航天器或者載人發射任務都進行直播,結果這兩年太多,搞得主持人都有點火箭基礎知識功底了。

對於本次的新遠三號火箭發射,依然是電視臺、航天局、新遠公司三人在演播室。

主持人:

“……我們看到新遠三號巨型火箭為了可回收採用了芯一級佈置19臺發動機的設計,那麼趙院士,您能告訴我們這種設計的難點嗎?”

趙院士:“芯級多臺並聯呢,我們以N1火箭發動機舉例,第一在控制系統,要讓19臺發動機在各個方向上都穩定的輸出推力,第二在發動機的可靠性,我們都知道數量多了,那麼其中某一臺出問題的機率就會變大,萬一發生意外無法使用,就很可能發射失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