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他大爺的,這麼快!”
知道六院已經不聲不響地把發動機都運到了幷州,八院抓狂了。
我箭體都還在完善設計呢,改進的發動機就搞定啦?
何倘打電話確認的時候還被六院嘲諷:新遠一號兩個月就搞出了複用版,你們這都四個月了,怎麼這麼慢啊?
看來八院是不是在魔都被花花世界迷了眼,失去了艱苦奮鬥的信念?
何倘咬牙切齒卻無可奈何,他也沒想到六院的YF100K那麼快,該不會又是去新遠買的吧?
當然,這也就是說說而已,要是真的話六院的領導層那得從上到下都擼一遍。
接著他就去了火箭車間,看到了一截白色的圓柱體躺在那裡。
這是長征六號的一級火箭,整枚火箭的一級其實去年就完成了樣箭合練,欠缺的只剩上面級的發動機和箭體設計。
即使按照原來的歷史,今年7月第一枚長征六號也要出廠了,進度實際已經非常高,只是突然要求進行復用改進,拖延了一點時間。
但其實火箭的複用技術難點主要都在控制部分,箭體和發動機絕大部分火箭只要不出現故障,都能重複用好幾次。
透過向車間的負責人確認,何倘知道現在長征六號的箭體加班加點的話一個月可以製造2枚,現在庫存的配件也能在10天內再製造出一枚。
於是他的心裡也有了決定,回頭就宣佈:
“立即將火箭回收支撐腿、可控格柵舵與芯一級配合安裝,4月中旬運抵幷州發射場,二、三級由模擬配重代替,5月之前長征六號R要進行一次回收實驗!
我們魔都團隊,難道要輸給六院和私人航天嗎?”
當天晚上,SpecaX的3月獵鷹9號,因降落速度過高墜毀。
馬一龍傳送推文:“我們已經很接近成功,本次發射任務是一個感測器工作不正常導致火箭出現了錯誤判斷,4月份的獵鷹9號將增加一次檢測程式。”
新遠的系統工程師們也看了這次發射的簡報,認可了老馬的說法。
同時郭申對林炬提出了新遠建立自己的零件供應體系規範的問題。
新遠已發射的火箭都是小火箭,用到的感測器和電氣部件不多,其中大部分外購就可以滿足要求。
航天是尖端事業,但火箭的技術卻不見得樣樣都是最好,許多民營產品的標準同樣很高,而且多樣化定製化。
對於新遠宇航來說,之前火箭小、發射任務少可以輕鬆外購零件,但現在不同了。
新遠二號、三號,H1、H2都是大傢伙,結構複雜零部件多,而且很多需要定製化。
B級基地都做不到大包乾,大部分次要零件還是外包出去,又快又減輕自己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