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9章 點火 (1 / 2)

隨著指揮中心的命令發出,固定發射箱外表面最上層閘門的爆炸螺栓通電,爆炸的衝擊力讓閘門離開發射箱,露出了側壁上預留的密密麻麻注水口。

澎湃的海水立刻從注水口湧進發射箱內,不過在出水時被管道中間的隔板分流,附著發射箱的內壁向下流動。

為了防止發射前不出現意外,所有的閘門都使用爆炸螺栓固定死,一旦開啟就不能關閉。

所以一旦開始注水,火箭的發射程式就無法中止,失敗的結果就是一筆鉅額損失。

坐在指揮中心第一排C位的謝廖夫面色凝重地盯著發射箱內的監控畫面,他也從未設計過這樣發射的火箭,而且缺少系統兜底,出現意外的機率並不低。

為了儘可能降低風險,注水閘口開啟順序是從上到下,以控制水壓。

但真正放水時的狂躁還是超乎想象,注水口向兩側湧出的海水因為強大的壓力速度極高,進而產生大量氣泡呈現出近乎白色,從監視器中看發射箱的上半部分驟然出現了一條白線,然後迅速沿著鋼鐵箱壁彙整合一個矩形環,以驚人的速度向下覆蓋。

從A區注水口到底層的落差有近150米,但絕大多數動能在與粗糙鋼鐵表面的摩擦中消耗掉了,底部攝像頭的畫面在放水後精緻了約7、8秒鐘,然後就看到畫面突然變得模糊充滿水汽,緊接著水位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上漲。

A區注水口預計將在40分鐘內完成預定水量加註,也就是每秒鐘需要加註近12噸海水,這個過程中直到淹沒助推器前水平面上升率將達到每秒約4厘米。

這個速度相當恐怖,最底層的攝像頭轉瞬之間就被海水淹沒,稍高的39臺H280氫氧發動機以及助推器的噴口也極其迅速地完全浸泡在了海水中。

發射箱內部如此,外部的景象也相當壯觀。

距離發射區10公里的海域上,林炬站在“遠望7號”測量船的桅杆上,透過架起的望遠鏡觀察發射箱的狀況。

每秒鐘十幾噸的海水湧入直接讓周圍的海水像湧入漩渦一樣朝著發射箱彙集,幸好注水口設計合理,要不然如果形成真正的漩渦,那恐怖的扭力可能真的會讓發射箱直接報廢。

但即便如此也能看到發射箱周圍的水位發生了明顯下降,形成的水流吸引著周圍的一切物體。

不過那周邊此時並沒有什麼可以被吸過去的東西,海面上所有的浮船塢和小艇都被提前收了上去,問題不大。

“林總,林總!”

林炬捂住望遠鏡目鏡向下看去,幾個船員和自己的隨行人員擠在一起都抬頭看著他:

“您下來吧,船艙有同步記錄儀,上面太危險啦!

大佬已經說了,再不下來就追究你私闖敏感裝置區了!”

“……”

……

“我聽聽裡面的聲音。”

佘院士拿起耳機將一邊貼在耳朵上,然後就聽到了無數條巨型瀑布交織在一起。

把火箭泡在水裡,還是未經任何處理的原生態海水裡發射,即使早有準備也依然讓人驚心動魄。

他忍不住回頭看向後面坐著的謝廖夫,那張年輕的面孔上依然堅毅,正在專注地緊盯著發射箱內的一舉一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