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1章 轉正 (1 / 2)

羅伯特局長才稍稍放鬆了沒幾天,肩膀上就又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玉樹1號基地的爆破工程招標內情他是有權知道的,不過價碼具體還在商談之中。

有羅·羅德表現在前,其他各方也知道該怎麼報價,紛紛給出了價碼:

髪國提出與帶嚶等同,5個名額以及500萬美元核彈款;露西亞只要名額不要錢,7顆彈換7個人;己方提出的要求是10個名額,氫彈總報價1000萬美元。

談的過程不算太愉快,只有髪國人似乎已經達成了什麼默契,露美都還在慢慢磨,不過作為有能力自己訓練宇航員的國家,他們都已經在各自挑選人員進行緊急培訓了。

不管最後談下來多少,反正羅伯特認為就算只有5個人也血賺,這些名額可是要貫穿整個爆破任務的前中後期,至少要進行兩次以上登陸行動,蹭到的大量經驗都是買不來的好東西,以後能省下不少錢。

總統府堅持的核心要求其實只有一個:阿美獲得的待遇一定要最好,我們可是出了9顆核彈,還額外配合了你們一次,帶嚶那點不夠。

約翰可是抱著把之前丟的面子裡子都在這一次合作中賺回來的心思,NACA也積極地策劃著如何從專案中撈好處。

比如為了保密在月表上必須單獨修建設施存放氫彈是不是很合理?看守它們的宇航員總要有個臨時駐地吧?測定資料的裝置肯定要來一套……反正有很多方面可以夾帶私貨,以後沒準都用得著。

策劃這些的時候羅伯特也在思考:航發委哪來的底氣帶那麼多人反覆登月?

現在這個謎題基本已經解開了,但他的心情也糟糕了起來。

因為就在9月25日當天,航發委宣佈在新遠發射場進行了一次2800噸級分段式固體推進器地面點火試驗。

單根2800噸推力的固體推進器!

SLS使用的SRB推力都才1500多噸了,這幾乎翻了一倍。

再看看公佈的測試畫面,直徑比SRB寬出35%的S2800助推器又長又粗,70多米的軀體本身就是一枚重型火箭,點火時整個攝像機畫面都在不斷顫抖,動靜用“地動山搖”一點都不誇張,土星5號的地面推力也就3400噸呢!

這個級別的助推器,那將會配備什麼樣的芯級,組成多大的火箭?

果然隨後航發委就公佈了下一代超巨型火箭——長征十八號的的具體資料:

直徑18米,高度超過210米,四根固體助推器推力11200噸,芯級採用39臺YF96(H280)液氧液氫發動機,海平面推力280噸,起飛推力總共22000噸,起飛質量15000餘噸,採用海上發射方案。

細心的人已經發現了長征十八與此前新遠四號的資料非常相似,實際上就是航發委把這個型號“轉正”,第一次把民營火箭公司的火箭列入“長征”系列,以後將成為官方序列的現役火箭。

作為一枚塊頭僅次於60年代臆想之作“海龍號”的超級火箭,長征十八號分為基礎型、甲、乙三個構型,基礎型近地軌道運力550噸與海龍號平級,甲型也就是首發瞄準月球任務的二級半構型近地軌道運力800噸,能直接把360噸載荷送往月球。

羅伯特當時看到這些新聞以後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遭到了惡搞,但和長征十八號同時公佈的還有航天局在研的長征九號火箭,它也已經完全定型,採用12米直徑箭體,最大起飛推力也超過10000噸,能把400噸載荷打到低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