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騰雲機場。
在最開始經歷了航天發射場起飛、普通機場改造適配的“蹭”機場階段後,航發委將瓊州的一處軍民兩用機場關停,並改造專為空天飛機服務。
現在這裡就進駐了騰雲、流雲兩架空天飛機,下週的時候新遠的“瑞雲”號也將入役,將有三架空天飛機一起投入運營。
“騰雲”到現在為止已經進行了31次飛行任務,距離大修還有很遠,所以在瑞雲也服役後,三架空天飛機就能做到非常安全的每兩天一個架次,即使算上中間的定期維護以及返廠大修檢查,每架飛機一年也能執行60次以上的飛行任務。
而現在執飛的是流雲號,隸屬於空軍,但暫時也拿來為航天任務服務。
後製造的流雲再度進行了一些最佳化,可以搭載2+14名乘客,經濟性也略微增加。
這是天幕四號第一次飛行任務,目標是將第一批15名來自五個爆破裝置供貨方的專家組送往太空,依然是每方各三人。
隨後還有幾次飛行任務,將把參與爆破計劃的25名成員全部送上去。
現任議員比爾·納爾遜仔細打量著“流雲”的內飾,然後回頭看向了四處打量的NACA宇航員兼工程師馬修·多米尼克。
“馬修,你看天花板做什麼?”
馬修先是看了看周圍,坐在後面的都是外國宇航員,華國人都在更前面,才壓低聲音說道:
“我在觀察它的內部設計,這能為我們的空天飛機提供參考。”
“可你不是學物理嗎,為什麼會懂飛機設計?”
“議員閣下,我有必要宣告流體力學是一個應用非常廣泛的學科。”
“好吧好吧……我已經快四十年沒有上過太空了,我只想去看看月球是什麼樣子。”
“但看月球被氫彈炸開更有趣,不是嗎?”
“也許是這樣,希望嚶國佬的氫彈靠譜些,不要擊落我們乘坐的飛船。”
比爾說的是昨天發射的阿麗亞娜五火箭,這枚歐空局最後的一次性大型運載火箭在髮屬蓋亞那升空,往月球送去了一顆2噸重的環繞探測器“遊隼”,——以及一枚300公斤重、當量150萬噸的氫彈。
作為資歷很老的參議員,比爾知道那是皇家空軍較早裝備的一批,本來應該按程式退役,現在正好廢物利用。
選定在5月9日引爆不僅僅是專家們的討論結果,還有帶嚶的催促:7月初這枚氫彈就到了維護週期,他們不想再花一筆冤枉錢。
甚至他們一直向航發委暗示帶嚶可以提供很多當量從30到500萬噸之間的核彈頭,大多都是快要到維護期且“多餘”的裝備,直接扔月球炸掉比銷燬和維護都省錢。
實際上六角大樓也有類似的想法,按照公開資料阿美還有近6000顆核彈,但其中部分是原子彈,部分是航彈或者冷戰庫存的核地雷、核炮彈等等。
正經拿來戰略威懾的導彈彈頭只有1000多枚,有至少1500枚氫彈可以“處理”掉且不影響戰略安全,還能節省一大筆費用,效益十分可觀。
在富島三顆氫彈爆炸,大家發現民眾反應沒有想象中那麼強烈後,各國的心也都慢慢放了下來,對在地球之外使用核彈不那麼小心翼翼了。
不過聯合礦業卻並不想要那麼多廉價核武器開礦,過多核彈,尤其是小當量核彈會導致輻射殘留過重影響礦石品位,有限使用一些就足夠了。
帶嚶提供的試爆核彈與“遊隼”探測器安裝在一起,等需要使用的時候由九章號或者黎明一號前去捕捉拆下來。
安全性倒是毋庸置疑,帶嚶改造了它的引信非常安全,不用擔心軌道爆炸波及到所有航天器。
實際上氫彈對月球計劃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烏兔空間站擴建的3個艙段已經造好了兩個,但都在等待核爆影響評估結果後再發射對接,大部分與月球相關的探測計劃也被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