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多鐘,鍾長林帶著秘書李晴剛從城西一個印刷廠檢視《數不清的流年》印刷情況返回,就在博藝總部大廳裡被人截住:“老鍾,大忙人啊,總算等到你了。”
鍾長林立刻露出笑臉,迎上前握住一個矮胖中年的手:“老趙,怎麼還親自來了?”
眼前的矮胖中年名叫趙棟,是中原省東邊歸德市的一個圖書經銷商。
“這不是給你送錢嘛,”趙棟聽鍾長林問起,頓時一臉苦相:“為了湊夠給博藝的錢,我最近可是砸鍋賣鐵了,老鍾,那《數不清的流年》,你可不能再不給我發貨了吧?”
“說哪裡話,”鍾長林示意趙棟一起走向樓梯,也是轉眼間苦下臉:“兄弟我前兩年多不容易,你也不是不知道。現在好不容易火了一本書,到處都在要貨,可憐我們博藝連印書的錢都不夠啊,只能大家給一點才能印一點了。”
“唉,都不容易。”
李晴跟在兩個滿嘴虛與委蛇的中年人身後,聽他們對話,簡直都要翻白眼。
不過,也真是解氣。
月初央視的報道之後,各地書商之前採購的《數不清的流年》紛紛售罄,一個個聯絡過來,要求追加。
鍾長林在之前已經印製20萬冊的基礎上,果斷決定,再加印30萬冊。
同時,博藝也終於硬氣了一回。
這一次,各地書商,現款提貨者優先,其次才輪到只支付部分定金的,你要是還想空手套白狼,對不起,一本也別想拿走。
不僅如此,之前有拖欠博藝貨款的書商,除非先還款,否則,也是一本書都別想。
鍾長林倒也沒有做太絕,畢竟很多書商欠久了,拖多了,一時間也拿不出那麼多錢。因此,預設只要先還一半,大家就還是好夥伴。
至於下一半……
某個少年作家可是簽了三本書的合約呢!
於是,過往這段時間,博藝不僅憑藉一本《數不清的流年》就累計獲得了超過300萬元的銷售款項,還收回了各地書商普遍拖欠許久的將近200萬的應收賬款。
單月進賬500萬,讓博藝一直困頓不堪的財務狀況得到了徹底的緩解。
眼前這一幕,就是又一位地方書商實在頂不住《數不清的流年》的熱銷誘惑,跑來還錢,順便拿貨。
今天已經是10月19日。
星期四。
截止之前的10月16日,《數不清的流年》上市滿一個月。
第一批20萬本,在央視報道之前,根據博藝的粗略統計,大概售出了16萬本,其中省內9萬本,省外7萬本。
10月5日的央視報道出爐,還不到之後的週末,各地書商就紛紛開始要貨。
於是,博藝開始第二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