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回檔之1995> 第088章:該多少就多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88章:該多少就多少 (1 / 3)

央視不僅擁有強大的全國性影響力,本身還起到一個輿論風向標作用。《東方時空》的專題一出,相當於一次定調。

蘇杭,筆名‘參商’,心繫家鄉的少年作家。

以上。

誰贊成,誰反對?

好吧。

這世界當然從來不缺少反對者,但,緊跟風向的絕對是大多數。

於是,隨後幾天,蘇杭在省內的關注度不僅再上一個臺階,外省的採訪邀請也紛至沓來。

另一方面。

無論是河元市裡,還是博藝那邊,都希望蘇杭的熱度更高一些,一個為了樹立典型,提高本市的知名度,順帶……能促進招商引資啊。

另外一個就更簡單,賣書!

蘇杭希望平靜,享受重回後的少年生活,卻也知道,人在江湖,因此都盡力配合。

再就是,送戲下鄉。

相比央視對蘇杭的報道,大家隨後發現,這件事,才是重點。

就一個,蘇杭本人上的是早間的《東方時空》,而‘送戲下鄉’,卻登上了晚間的《新聞聯播》。

緊接而來,河元市政府收到通知,有省裡領導要下來調研此事,讓這邊做好準備。

再深入打聽。

竟然還是更上面的意見,要把河元市的‘送戲下鄉’案例作為典型,儘可能全國推廣。

至於原因?

很簡單,還是那個‘一舉三得’。

讓劇團得到工作,讓酒廠得到宣傳,讓百姓得到娛樂。

按照隨後《中原日報》的另一篇報道,類似的思路,既能呼叫社會閒置資源增加就業,還能促進地方商業發展,同時讓人民群眾獲得更多娛樂。

同樣是一舉三得。

確認某些訊息,如同打了雞血一樣的河元市領導層第一時間還是找到蘇杭。

蘇杭當時在商都接受一個採訪,家裡那邊連電話什麼都沒打,直接開車奔了過來。

蘇杭當然識趣。

這種事,自己一個小孩子,只是給了個想法而已,如果沒有各位叔伯長輩的推動,再多的想法也只是想法。

因此,後續各種,自己就不摻和了。

親自跑來商都的市領導對蘇杭的應對顯然很滿意,然後也表示,必要時,肯定還是要他這個少年作家露一露面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