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亦澤同樣做好了長期虧損的準備,但他不會一味的拼版權拼資金,這是個無底洞,而且未必拼得過財大氣粗的騰飛。
因此在商業模式上樂享tv必須走不一樣的路。
他曾考慮過是否借鑑flix的模式,稍加思考之後便即捨棄。
&flix的營收結構太過單一,純靠會員付費,但flix的厲害之處在於,哪怕純靠會員付費也能做到盈利,至少是賬面盈利。
歸根結底是因為會費高和會員人數眾多。
在國內做流媒體,一來不可能將會費提高到每月十幾二十美金,二來市場過於侷限,相比之下,flix的國際付費會員收入是要超過美國本土的,僅這一點就足以令他打消借鑑的念頭。
沈亦澤並非沒有國際化的野心,只是礙於國內的政策和諸多限制,短期內絕無可能,只能先想辦法吃掉國內的份額,再慢慢調整盈利模式和規範市場秩序。
排除掉flix,他立即想到芒果tv。
去年為了給江南臺的新媒體出謀劃策,他曾深度剖析過芒果tv的經營模式,作為國內僅次於愛優騰的第二梯隊,芒果tv的日活和會員數雖比不過前面三個,卻是唯一一家擺脫虧損的影片網站。
芒果tv能夠實現盈利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它有個能產能供的親爹,不僅不需要花重金購買版權,還能對外輸出,大大削減了內容成本。
將製作和銷售的一系列環節打通,形成產供銷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這是芒果tv給他帶來的啟示。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過,雖然起步較晚,沈亦澤卻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兒。
他的底氣來自於他已擁有的業內頂尖的原創團隊,和一眾經驗還算豐富的製作班底,以及他手握著的數檔現象級綜藝的策劃和數部大熱劇集的劇本大綱。
這些優勢能夠幫助他和他的樂享tv快速站穩腳跟,並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的關注和使用者,進而幫助他儘早完成上下游資源的整合。
沈亦澤唯一比較擔心的是騰飛。
騰飛系坐擁悅讀中文網、華影和騰飛影片,從原創、製作到播出平臺,產業鏈同樣完整,而且規模遠超金點,無疑是沈亦澤未來將要面對的最大的競爭對手。
好在騰飛的戰略方向跟沈亦澤的有所不同。
沈亦澤始終致力於精品原創,而騰飛年初剛對外宣佈了“大ip戰略”。
所謂的大ip戰略,簡單來說就是一個ip,從其在悅讀中文網的連載開始,到最終走向遊戲、周邊和影視改編的程序中,騰飛可以全程進行參與和把控,進而可以大刀闊斧地探索ip的商業價值。
尤其是在接連收購悅讀和華影之後,騰飛已擁有一整套ip閉環運營的能力,並且未來將構建相應的體系。
按照騰飛相關負責人在釋出會上的說法:“悅讀集團囊括了國內主流的網路文學平臺,有超過1000萬部,ip儲備為世界之最,未來必將為文娛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活力……”
聽見騰飛的高層這麼說,沈亦澤立馬就放心了。
ip是很香,但觀眾未必買賬。
以他的經驗來看,網路的影視改編,尤其是男頻的,十部能有九部撲,至少在他穿越之前,就只有一部《慶餘年》算得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