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
那些衣衫襤褸的烏克蘭老人,面上是飽經風霜的悽苦之色,一個個都餓得皮包骨頭,長得肥胖強壯的大都是地主豪紳或者打手。
不管在世界任何地方,戰爭給平民百姓帶來的都是深重災難,沒有例外。
第2集團軍作為外來軍隊,對此也無能為力,為了維護佔領區的安定平穩局面,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在聖上劃定的大克里米亞地區(即從摩爾多瓦中部引出的邊界線,含敖德薩,克里米亞半島等沿海地區,共計約13萬平方公里),該地區的烏克蘭地主階層被大量遷出,置換到基輔周邊地區。
騰出來的地兒,要建立白俄軍屯和華裔集體農場,給戰爭中立功的官兵們分封土地。
現在,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正在進行中。
要說到基礎建設,西烏克蘭地區雖然地處歐洲,但是基礎設施水平簡直低的讓人髮指,唯一一條鐵路從敖德薩至基輔,並且一直延伸到白俄羅斯的明斯克。
當然了,現在已經中斷了。
那裡屬於德國人佔領區,正在與第2集團軍遙相對峙,白俄附庸軍的前沿陣地,距離德軍只有十幾公里遠。
白俄羅斯被一分為二,靠近西側的被德國人佔領,靠近東側的屬於沙俄工人新政府,向南進入烏克蘭地區之後,就是第2集團軍佔領區,三方勢力涇渭分明。
沙俄新政府現在也無力挑戰第2集團軍的佔領,而第2集團軍秉承著協約國的意志,也不承認沙俄新政府的合法性。
如今在基輔,陸續抵達包含11個歐洲國家在內的外國干涉軍,總數已經增至67000餘人,他們不停的越過邊境去作戰,支援東烏克蘭的白匪叛亂。
總之,現在的烏克蘭情況是亂糟糟的,只有在第2集團軍核心佔領區,即大克里米亞地區局勢平穩,一片欣欣向榮的建設景象。
50多萬俘虜們一起動手搞建設,那個場景真是人山人海,非常壯觀。
這種景象,在其他地區可看不見。
順著聖上劃定的分隔線,已經拉出了長長的鐵絲網,與其他的烏克蘭地區有寬達3公里的隔離帶,嚴禁任何人非法穿越。
在鐵絲網的後面
每隔150米修建一個鋼筋混凝土永固碉堡,可以駐紮10~12名士兵,配備2~3挺重機槍,並且修建有坑道工事。
在戰備情況緊急時期,可以迅速駐軍。
每隔500米修建一個大型要塞工事,可以駐紮一個連計程車兵,並且配備中小口徑火炮,足可以覆蓋周邊地區。
每隔4~5公里,便修建一座堅固的軍營,周邊修建各種明碉暗堡,大型戰壕陣地,平時可以駐紮一個營計程車兵,配備裝甲卡車等巡邏車輛。戰時便是整個戰線的堅固依託點。
在隔離區的後方陣地上,修建有隱蔽炮兵陣地,以加強對前沿戰線的火力支援。
俞鴻雲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