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休假結束,俞鴻雲與160多名結束休假的官兵乘坐快速小火輪,從雅爾塔抵達敖德薩港口,遠遠的便看到三艘黑乎乎的遠洋潛艇停在港口裡。
據同行知情的軍官介紹;
這是皇家海軍開發的新型遠洋潛艇,排水量3800餘噸,具有7000公里以上的續航能力,從索馬利亞州到克里米亞跑個來回, 不需要再加註燃油。
該潛艇具有很強的運輸能力,能夠運輸960噸物資,悄無聲息的透過斯普魯恩斯海峽。
不知道此次抵達克裡米亞,執行的是什麼秘密運輸任務。
若鄭小五在這裡,他肯定要想方設法打聽下,那就是個好奇心特重的傢伙,一頓大酒喝下來,師裡團里長官的奇聞豔史有沒有他不知道的,俗稱“事兒媽”。
這樣的人長官能喜歡嗎?
那貨幹到副營長也就到頭了,繼續待在軍中純屬浪費時間。
要不是他的破嘴比褲腰帶還松,現在早就是正牌主力作戰營的營長了,說不定中校副團長都有希望。
結果都壞在這張嘴上了,本來就好喝兩杯,喝大了就管不住嘴……
俞鴻雲沒有多事兒,耳邊聽著軍官們的議論,目光看著停泊在港口的三艘造型碩長的遠洋潛艇,這屬於穿浪型尖削艇艏,能夠輕易分開海浪得到高航速。
艇體前段架著一門76毫米加榴炮,這是潛艇打擊貨輪的重要武器,一般在發現敵方單獨貨輪的時候,潛艇便浮出海面,操縱火炮予以擊沉或俘獲。
由於裝填魚雷非常麻煩,所以潛艇作戰時,只有在遇到敵艦, 大型貨輪或者敵方護航船隊的時候,才會實施魚雷打擊。
小火輪靠岸之後
俞鴻雲跟隨著人流上岸,在檢查過軍官證之後獲准離開,部隊就在敖德薩周邊駐紮的軍官們或是步行或是乘車離開。
他得乘坐前往基輔的火車,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行駛之後,抵達一個叫做克里維奧澤羅的小鎮下車,那裡是加里曼丹4師駐地。
這條鐵路非常繁忙,承擔著第二集團軍和所屬白俄部隊上百萬人的日常運輸任務,從物質到彈藥,從糧食配到休假官兵,主要都依靠這條鐵路大動脈。
等了一個多小時時間
俞鴻雲在敖德薩火車站坐上了早班火車,一路叮叮噹噹的向著北方駛去,最終目的地是前方的一個區間小站。
坐在火車上向窗外看去,大片已經收割完的麥田中,當地的烏克蘭農民正在趕著牛翻耕,這是一項非常辛苦的活計,可以看到有很多婦孺在幹,很少見到年輕力壯的男人。
在東線戰場上
沙俄犧牲了太多的中青年勞動力,烏克蘭就是徵兵的重災區,很多50多歲的農民都被強徵入伍, 這是因為白俄軍隊中欺上瞞下的積弊深重。
很多軍隊遭受重大損失之後,由於害怕長官問責, 便強拉當地老百姓充數。
俞鴻雲抵達這裡有一年多了,曾經親眼見到如狼似虎的白俄軍隊抓丁,他所經過的村莊中,男人要麼老的白髮蒼蒼,要麼就是還沒有步槍高的稚嫩少年。
在沿海城鎮工廠還算好一些,經常能看到大量的男性工人和市民往來其間,到了鄉間情況就差多了,基本上和他看到的差不多。